[轉錄]吳守禮教授生平事略

看板Anthro-R91作者 (晴耕雨讀)時間18年前 (2005/10/19 22: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W-language 看板] 作者: skylm (NA) 看板: TW-language 標題: 吳守禮教授生平事略 時間: Wed Oct 19 10:14:06 2005 轉自台語天地網站 http://tmn.hinet.net/chiaushin/index.html 吳公府君諱守禮生平事略 府君諱守禮,字從宜,西元一九○九年(民前三年)生於台灣台南市。自日治時期的台北 帝國大學文政學部畢業後,從事台灣閩南語研究,畢生不輟,至耄耋之年雖久患腎疾就醫 ,但仍持續其研究工作不曾中斷,終於二○○○年完成其三千頁心血大作「國台對照活用 辭典」,並於二○○一年因其對於閩南語研究的貢獻,榮獲首屆總統文化獎。府君賦性忠 厚,謙恭有禮,一生專心致志於治學與研究,不忮不求,不求聞達,不計較個人得失,不 涉社會俗事,只為學問而學問,誠是一位真正的學者。奈於去年三月三日,突引起心臟衰 竭,急送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住院,在家人悉心照顧下病情好轉。之後繼續定期接受洗 腎治療,但因年事已高,終不敵病情長期糾纏,於今年三月八日再度住院,不幸於十月十 四日下午八時五十分,在家人隨侍下,溘然長逝,享壽九十七歲。此期間,於去年五月二 十八日 總統 陳水扁先生偕文化總會蘇進強秘書長蒞臨病院探慰病榻中的府君,家人均感 同身受,銘感五內。 嗚呼!府君大去,追思無際。謹撰述其生平事略一、二,藉誌哀思矣! 痛哉! 府君守禮公行述 府君諱守禮,字從宜,民前三年(西元一九○九)三月十七日出生於文風鼎盛的台南府城 (台南市金葫蘆街),為台南市名望家族竹仔街吳家之後代。府君為第十代後裔吳筱霞之 次子。先祖筱霞公酷愛詩文好交友,生前周遊中國、日本,曾拜進士許南英(許地山先生 之父親)門下,甲午戰爭後南英先生回中國,之後返台省親時筱霞公提供吳家台南故居之 嘯霞樓為其寄寓處。因家中常詩人薈萃,府君耳濡目染,從小自己心中即有一位進士做為 憧憬的對象。許地山先生於一九三三年訪台時亦特地親訪府君關心吳家近況,可惜地山先 生戰爭結束前就已仙逝。於二○○三年底,地山先生的公子周苓仲先生由中國到台灣來探 訪府君。 府君有兄弟三人、姐姐二人。長兄吳守權留學日本長於事業,為日本三井公司之高級人員 ,因熟識南洋事務,於二次大戰期間,奉公司指示帶領公司同僚前往南洋發展途中,坐船 遭美潛艇擊沉,喪生於琉球附近海中。弟吳守經自小被送往中國上海、北京留學至大學畢 業,二次大戰後始回台灣,服務於中國廣播公司至退休。大姐吳湘蘋嫁翁俊明先生(醫生 ,前往中國創立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為首任省黨部主任委員,於終戰前去世於中國) ,二姐吳楚蘋嫁台南縣柳營名紳劉明哲先生(為台南光華女中之首任董事長)。 一九○九年生母去逝,府君隨先祖考筱霞公移居台中州員林郡坡心庄(現彰化縣埔心鄉) 舊館村新館郡山館(吳家第十三處公館)。時台灣正處於日據時代,先就讀台中公學校三 年級,四年級時轉學彰化縣埔心鄉舊館公學校。府君從小便在酷愛詩文的父親吳筱霞的薰 陶下,學漢文(閩南語),在家裡跟著父親讀了一些如《文學初階》《唐詩三百首》《尺 牘如面談》等啟蒙書,身受先祖考筱霞公之薰陶與喜愛。一九二六年自台中州立第一中學 畢業後,考入台北高等學校。由於府君患有輕度色盲不能讀理科,基於個人自幼對文學之 喜好,遂選讀文科,主修德語。高校畢業後,進入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專攻東洋文學( 中國文學),受教於小川尚義教授(著名漢語、閩南語、南島語學者)和神田喜一郎教授 (歷史考證學者)。府君從小川教授師承完整的語言學訓練而神田教授則不僅開啟了府君 考證學視野,使府君與考證學結下不解之緣,府君的治學精神亦受其影響甚鉅。一九三三 年畢業後任神田教授副手。一九三八年由恩師神田教授推介東渡日本,任職於日本京都東 方文化研究所,參與研究所總目錄編輯工作,奠定府君日後研究閩南方言的契機,同時參 與學習北京話。一九四三年台北帝大成立南方人文研究所,亟需精通中日文的翻譯人才, 這時府君遂獲聘回台任職於該所,擔任中文資料調查翻譯,著手研究福建、廣東地方誌目 錄。這時府君開始對閩南語言研究產生濃厚興趣,在讀了客家研究開山祖羅香林的《客家 研究導論》《客家的方言》等著作後,有感於福佬人始終沒有一部研究自己母語歷史的著 作,於是便趁著收集翻譯資料之便,查遍了台大及總督府圖書館裡所有關於閩南語的資料 ,以期日後能夠著手研究著述。二次大戰末期,戰火熾烈府君攜眷「疏開」回員林舊館, 在這段期間潛心著述,終於完成了〈福建語研究導論--語言與民族〉一文。沒想到就在準 備將完成的原稿寄往台北的前一天(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告投降,大戰結束,這一篇以 日文撰寫的有關閩南語史的第一篇論文,暫且束之高閣。至一九四九年才完成十萬字的中 文『福建語研究導論,語言與民族』。 一九四五年起府君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歷任副教授、教授等職,其間積極尋求閩 南方言早期文獻,包括明刊本《荔鏡記》戲文等十來種來自日、英、美等地的文獻孤本, 加以校理研究。至退休之前,共計發表百多篇有關語言溯源及正源的文章與論文,退休後 亦繼續不斷。代表著作有,文獻研究:『近五十年來台語研究之總成績』(1955)、『台灣 方言目錄』(1970);語言史研究:『福建語研究導論』(1949);語言通論『台灣省通志語 言篇』(1954);古典文學研究:『明清閩南戲曲』四種 (1975) 及其研究七種 (1957-1978);語詞研究:『國臺對照活用辭典』(2000)、『綜合閩南語、台灣語基本字 典初稿』(1987);論文集:『閩台方言研究集(一)、(二)』(1994, 1995)。其中一九 五五年著『近五十年來台語研究的總成績』,對日據時代台語研究成績作一總結,這一篇 論文與『台灣方言文獻目錄』原本是文獻會所編『台灣省通志稿人民志語言篇』的一部份 ,因省文獻會擔任審查的委員認為「纂述日人著作過多,且研究台灣方言豈須參考日人著 作」,予以刪除。府君乃將其拒收部份自費油印發行。此二書一出頓成名著,被外國漢語 方言學界當作重要參考書目之一。府君大戰後專研閩南語,畢生不輟,耄耋之年仍持續研 究閩南語詞彙,對閩南語詞素之研究用力尤深,為台灣繼小川尚義教授之後對閩南語研究 貢獻最大的學者,在閩南語文獻、閩南語古典戲文、閩南語詞彙總體研究上有開拓性的貢 獻。 一九七三年自台大退休後即開始著手計劃編台語字典、華(國)台對照辭典。為了能夠方 便取得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資料,寄居美國巴爾地摩女兒家,並寫就了引起學界轟動的『 綜合閩南、台灣語基本字典初稿』(1986)上下兩巨冊,厚達1664 頁,其中文白音兼收 ,漳泉音並列,手寫本只有50本,隔年台灣出版500本,旋即搶購一空。不過,即使這部 字典已在學界獲致極大的肯定,府君並不以此成就為滿足,他仍期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編 出一部更完整、更通俗,讓一般讀者也能親炙的閩南語字典。於一九八六年結束旅居美國 生活返台,以七十七歲高齡開始著手從事國台語辭典的編纂工作日以繼夜,不眠不休。不 料一九八八年十二月潮州街台大宿舍的一場回祿,竟將府君畢生心血彌足珍貴的研究手稿 、筆記、卡片、孤本書及資料文獻影本,均付之一炬。引述台語學者洪惟仁教授於一九八 八年吳教授宿舍遭回祿時撰文謂:(十二月七日,台語研究老前輩、台大文學院退休教授 吳守禮先生宿舍發生火警,吳教授畢生所蒐集的閩南語文獻資料以及個人研究成果,全部 付之一炬。教授雖窮,光是他的藏書就不止百萬元,至於那些孤本書以及未發表的手稿, 更是他畢生心血蒐藏、研究的成果,這一場火災損失是無法估計的台灣文化的浩劫啊! 吳守禮教授是目前所有研究台語的老前輩。每一個鶴佬語研究者都多少受過他的指導和支 援,包括我在內。高雄許成章教授更言必稱吳教授為「老師」。王育德教授曾多次稱讚吳 教授在鶴佬語文獻上的貢獻。 吳教授是有史一來最偉大的鶴佬語文獻學家。他所蒐藏的 鶴佬語文獻的豐富,與對文獻的熟悉,沒有人比得上他。吳守禮教授晚年最重要的一部大 著是近年來轟動一時的〈綜合閩南、台灣語基本字典初稿〉。這本書成於一九八四年十二 月,先是由美國某台灣人基金會支助影印出版,一九八七年吳守禮教授回國,尋求前述出 版社出版被拒,終由文史哲出版社出版。一年賣去三百多部,也算是不壞的成績了。這是 一部鶴佬語詞素典,鶴佬語詞素幾被蒐羅殆盡,音注正確無誤、文白音兼收、漳泉音並列 ,是杜嘉德以來最完備的一部詞素典)。府君遭此浩劫雖難掩心中之痛,但仍堅強站起, 一心一意朝其理想邁進,於一九八九年五月喪妻後再度移居美國,繼續台灣閩南語的研究 工作,於一九九二年二月「國臺對照辭彙」初稿全部告一段落。於一九九三年府君再度回 台後仍繼續其編撰辭典工作,終於在二○○○年,在家人同心協力編纂之下,皇天不負苦 心人,完成嘔心瀝血鉅作『國台對照活用辭典』。全書二千八百多頁共九百多萬字,引述 台語學者董忠司教授謂:(以往日人小川尚義的《台日大辭典》是七十年來號稱歷史上收 詞最多的第一大台灣語辭典。七十年之後的今日,【國台對照活用辭典】的出版,可以改 變這種說法了。【國臺對照活用辭典】並不下於《臺日大辭典》,何況總頁數比《臺日大 辭典》約多了一半。因此,我們也許可以說【國台對照活用辭典】可能是迄今最大的台語 對照辭典。其實【國臺對照活用辭典】最大的優點是:他的作者是舉世無雙、涵泳於學海 九十餘年的吳從宜(守禮)老師,他學問的淵博、識斷的精確、思維的周到、行文的縝密, 在在使這一本辭典、超逸於一般辭典之上。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都知道,辭典的 作者是辭典好壞的最主要關鍵。) 遠流出版公司特為府君舉辦一場溫馨感人的新書發表會,會場冠蓋雲集,由立委王拓先生 擔任主持人,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女士,國家文藝基金會執行長簡靜 惠女士,知名語言學者何大安教授,董忠司教授及名作家楊青矗先生皆到場致詞道賀, 總統陳水扁先生也親臨會場向心目中的「台灣國寶」致意,讓府君驚喜萬分。在致詞中, 陳水扁總統指出,語言不只是文字的紀錄,而是文化的橋樑;母語研究,正是建立台灣文 化主體性的基礎,因此總統特別推崇守禮仙,不僅是研究臺灣語言的專家,也是臺大最有 名的北京話專家,就因為這樣的經歷、學識,才能編寫出這樣好的辭典;而【國臺對照活 用辭典】也是公元二○○○年對臺灣文化最好的獻禮,以一人心血,惠及千萬學子。致詞 之後,總統以一套精裝簽名本【台灣之子】贈與守禮仙,守禮仙也以這套【國臺對照活用 辭典】回贈。教育部長曾志朗則說,語言是教育文化最重要的基因工程,吳守禮教授的辭 典是畢生治學功力的呈現,豐富了族群文化的緣由和歷史,【國臺對照活用辭典】的出版 ,是臺灣推動母語的及時雨。二○○一年「國臺對照活用辭典」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 圖書主編金鼎獎個人獎。二○○一年歲末,府君因畢其一生致力於台灣閩南語之研究,對 台灣人研究母語作出重大的貢獻,其影響更無遠弗屆,而榮獲首屆『總統文化獎』百合獎 (文學藝術),蒙 總統陳水扁先生於總統府親頒獎牌,府君與家人同感榮耀。 府君賦性忠厚,謙恭有禮,一生專心致志於治學與研究,不忮不求,亦不求聞達,不計較 個人得失,不涉社會俗事,只為學問而學問,堪稱是一位真正的學者。 府君雖生於望族家中,在求學路中家道中落,自大學畢業後只靠微薄薪水維持一家生活, 但幸能獲得師長鼓勵提攜,擔任的職務能和研究興趣結合,加上師友親人的盛情支援,如 恩師神田喜一郎教授、荷蘭龍彼得教授、日本倉田淳之助教授等人及眾多友人提供重要的 文獻材料,以及友人林宗毅博士贊助研究及著作的出版等,終於能完成其一生閩南語研究 之意願,也走完一代學者之路,但府君生前一再表示其閩南語研究工作就其已蒐集的資料 幾輩子也無法完成,他只是將有關閩南語的資料蒐集整理留給後來有志於此道人士便於參 考利用而已。 府君奉父母之命於一九二九年與先慈黃梅治女士結為連理,育有三男三女,在經濟並不豐 裕的生活下,猶讓子女都能完成學業,子女們也都能秉持敦厚家風,在台灣與美國兩地工 作,雖不能承繼其學問,但亦不負府君期望,皆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對社會有所奉獻。長 子昭新,畢業於台大醫學院後,歷任台大醫院住院醫師、馬偕醫院主治醫師、台北鐵路醫 院內科主任、中山醫學專科學校(現中山醫學大學)教授兼附設醫院院長、省立台北醫院 及台南醫院院長、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及檢疫總所所長,於民國八十二年自公務員 退休,其間亦兼台北醫學大學兼任教授等兼職。退休後自學電腦操作,八十五年更自設【 台灣健康資訊網】網站,提供社會大眾醫藥常識教育,貫徹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於八十 八年正逢府君九秩華誕,另創設【台語天地】網站專為刊載府君著作和有關台語研究消息 ,以期有助於台語的研究推展。長女昭婉畢業於台北女師及師大生物系,任職國小作育英 才,父親於八十二年再度返國後,除由其照顧起居外,並協助研究成果的整理、出版工作 。二女和玉,高中畢業後服務於國立科學教育館,其間到日本立教大學進修博物館學,結 婚後幫夫君事業。夫婿蔡式生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現為現代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三 女勤芸畢業於東吳大學,到美國留學獲得美國圖書館學碩士,曾任馬里蘭州幃拉茱麗學院 圖書館館長、馬里蘭州計畫廳圖書館館長,現已退休。夫婿鄭景元畢業於台大化工系,留 學美國得肯塔基大學史蒂芬學院碩士,現任職美國馬里蘭州政府。次子思中,大學畢業後 至美國發展,現任職於美國馬里蘭州法醫中心為血液學家。三子昭華,國內學校畢業後亦 至美國發展,現任職於馬里蘭州卡拉斯公司。 今年府君已屆九十七高齡,久患腎疾長期就醫,於去年三月三日,突引起心臟衰竭,急送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住院,在家人悉心照顧下病情好轉,之後病況時好時壞數度進出加 護病房,國內外子女們都能隨侍在側,此期間,於去年五月二十八日 總統陳水扁先生偕 文化總會蘇進強秘書長蒞臨病院探慰病榻中的府君,家人均感同身受,銘感五內。出院後 繼續定期接受洗腎治療,但因年事已高,終不敵病情長期糾纏,於今年三月八日再度住院 不幸於 十月十四日 下午八時五十分,在家人環侍下,溘然長逝,享壽九十七歲。 嗚呼!府君大去,追思無際。謹撰述其生平事略一、二,藉誌哀思矣! 不孝男 昭新 泣撰 西元二○○五年 十月十六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50.10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75
文章代碼(AID): #13Lbqlja (Anthro-R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