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王篤學 閒話李敖

看板Anthro-R91作者 (晴耕雨讀)時間18年前 (2005/10/11 01: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噁) 人間 閒話李敖 王篤學  (20051010) 我從來不相信有什麼聖人,古今中外有什麼完人;一生之中,只要有一件事做得很完 美,受今世景仰,後世懷念,就足夠了! 一 四十年前,我在台灣日報寫了一篇文章「閒話李敖」。當時台灣的學術思想界,被姚 餘學派、新儒學派、熊十力的門徒霸佔,復古的氣氛非常濃厚。傳統下獨白的李敖,以一 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獨樹一幟,倡言西化,觸怒了大老們,於是引起一場中西文化論戰 。 論戰雙方,眾寡懸殊,印象中好像只有李敖一個人力搏群儒;爭辯到極其慘烈的時候 ,李敖少年氣盛,口不擇言,文不避諱;於是,由筆墨官司打成了司法官司。東海大學名 教授徐復觀向台中地方法院控告李敖毀謗,李敖面無懼色,欣然到台中應訊。 我默默的靜觀經過,前因後果了然於胸。非常遺憾的,自覺沒有資格參與論戰,只好 在場外助威,寫了那篇閒話李敖。 三年以後,名導劉家昌在西門町武昌街看電影,因頭髮留得太長,被警察「抓」進 派出所理髮,引起社會大譁。我非常訝異警察對於人民除了擁有拘留權以外,竟然還有理 髮權。當時是經國先生主政,他比他父親更箝制人民的自由。先總統蔣公,雖然訂了出版 法,但是除了政治不能碰以外,其他都「出入可也」。經國先生受「俄化」出身,豈止是 言論?連服裝儀容都要管!不許張俐敏穿「乞丐裝」上電視,不許劉家昌留長頭髮看電影 。我實在忍無可忍,在自立晚報寫了一篇文章「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必須容許特立獨行 之士」。 劉家昌算不了特立獨行,我是藉他有感而發。我似乎預感到李敖會出禍,整篇文章的 重點還是暗中為李敖避禍,希望替自由思想界留一線生機。 其後,李敖大紅大紫,雖然一度大黯,但隨即名揚中外,備受關懷。黨外菁英帶著「 朝聖」的心情攀附,用不著區區多置一詞。 二 多年以來,由於我的工作職務關係,經常聽到或看到有關李敖的小道消息。其中有 些是八卦,有些確有其事,更有不少他公開承認過。對於以上種種,我都置若罔聞。因為 ,「名滿天下,謗亦隨之」,「不招人嫉是庸才」,「大德不踰閒、小德出入可也。」唐 太宗是何等人物?但,「玄武門之變」,是「逆倫」,至今沒有人當一回事。歐陽修名列 唐宋八大家一代文豪,他與外姪女的曖昧關係,是「亂倫」,自宋朝以迨,如今你可曾見 過有人公開非議?我從來不相信有什麼聖人,古今中外有什麼完人;一生之中,只要有一 件事做得很完美,受今世景仰,後世懷念,就足夠了! 光看李敖的文章、聽他的講演,不足以窺李敖這個人的全貌。他的言詞犀利,咄咄逼 人;他的文章大氣磅礡,睥睨士林。極少人知道他深情款款,文質彬彬,最難能可貴的是 疏財仗義。中國自古以來的讀書人,被人瞧不起的是寒酸!依人作嫁,為五斗米折腰;經 濟不能獨立,有何獨立的人格可言?書讀得好的上朝為官,奉旨行事;書讀得差一點的設 帳授徒,靠束脩維生。千百年下來,書讀得好,生意也做好的,只有一個陶朱公。杜甫晚 年無以為生,陪公子哥兒冶遊秦淮河,賺取犒賞,招致物議,他為這樣的作為自嘆因「可 憐兒女未成年」。 李敖常說捐助這個資助那個,千真萬確,只有一點他太謙虛了!他說:「我沒有錢, 我現在還坐計程車。」你知道嗎?三十年前,他就有自備的進口轎車,劉家昌請他當製片 人,就是看準了他有錢。他現在改坐計程車,這正是他的精明之處。李敖高於傳統讀書人 的智慧,就在懂得經營,擅長理財。「人不求人,品自高」,我不做你的官,不拿你的薪 水,能奈我何?(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45
文章代碼(AID): #13IgaVDV (Anthro-R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