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黃耀明攜獨立廠牌進軍內地 II

看板Anthony_Wong作者 (物是人非事事休)時間14年前 (2009/10/11 21: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人山人海”十周年 黃耀明攜獨立廠牌進軍內地 II 獨立廠牌 現在要沉澱和整合   1996年何秀萍為了愛情和家庭生活,搬去了美國三藩市,暫別香港樂壇。2004年,生 活的變遷,令她想到了“最安全”的選擇:回家。甫一回到香港,就有一個“人山人海” 向她張開懷抱。“也許是註定的吧”,何秀萍目前除了在這裏當填詞人,還是商業二台的 創意總監,還主持兩個電臺節目。她覺得回到香港以後,受到一些舊價值觀與新生代價值 觀的衝擊:“在商業世界裏,一些以前你覺得值得的事情,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去欣賞”。 但唯獨“人山人海”裏人與人的信任感很相似,“雖然彼此認識的深淺度很不同,但基本 信念沒什麼分歧”。何秀萍記得很開心的一個瞬間,那是她從三藩市剛回來不久,“人山 人海”和電臺合辦了一個“人山人海包圍達明一派”的跨界音樂會。當時“達明一派”臨 時重組,發表了新唱片,裏面有一首翻唱版的《上海灘》。在音樂會上,“人山人海”加 上“進念‧二十面體”的所有朋友,一起上臺重唱“浪奔!浪流!”,“那個時刻好難忘 ”。而在於逸堯的記憶中,特別開心的那次是2000年,那時at17還沒加入,“人山人海” 所有人一起去柏林做“光天化日”演唱會。他對演唱會本身已經沒什麼印象了,但那次在 國外,待了很長時間,大家一天到晚待在一起,說了很多平時沒有機會說的話,彼此溝通 得很貼心。   十年以後,“人山人海”依然獨立,而且在香港依然是唯一進入主流視野的獨立廠牌 。何秀萍提到,在香港專注於做非主流的,還沒熬出頭來,很多都早夭了。相比於國內獨 立廠牌的密集萌芽,兩地恍如隔世。平時較關注國內獨立音樂的於逸堯覺得,自己並不住 在當地,不可能真正瞭解國內的音樂生態,但他迄今的粗略感覺是:國內樂手的凝聚力未 必那麼集中,但層面很廣,各種類型都有;而且樂手們嘗試的膽量很大,有激進的也有溫 和的。他認為國內現在正處於“向前”和“起飛”的狀態,而香港樂壇的起飛是在上世紀 70年代,早就過了這個階段,“力量和氣氛不一樣了。我們現在是沉澱和整合的階段,歷 史雖然不長,但期間仍然需要思索:將來怎麼走下去。” 香港樂壇 市場萎縮,地域限制被打破   蔡德才認為,香港獨立廠牌的模式跟十年前並沒有大的變化,但現在發表音樂的平臺 寬廣了很多,今天唱片公司的走勢其實已很危險,“發表作品並不一定需要唱片公司,用 網路就行。所以,現在當有新的藝人加入時,有時我們會反問:真有必要加入我們嗎?” 他提到最近剛剛解散了的獨立樂隊“永遠的柴可夫斯基”,“在香港獨立樂壇看來很有趣 的:這個樂隊的整個計畫正是以網路作為平臺,這對我們是很大的啟示。”   李端嫻不認同“人山人海”是“另類”的。她認為“偏向電子風格”,是它的一個特 色,“但現在也開始不是了:我們這裏有些人會去做電影音樂,也有人做廣告音樂,當我 們做的音樂成了純粹為視覺、畫面服務的時候,音樂的身份就再也不是以‘人山人海’的 風格先行了。”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人山人海”“最初為興趣,現在為錢”。   “人山人海”目前為止,簽約藝人只有at17和PixelToy。蔡德才說,不久前他們通過 網路招募自彈自唱的音樂人,看中了一個男歌手,最近會加入。另外還會有新的製作人進 來。蔡德才的感覺是,這十年裏最大的難處是“人手不夠”,而且“畢竟是小公司,錢不 夠花”。因而他們需要考慮得很實際,發揮創意去尋找籌集資金的門路。“香港的流行曲 製作減少了,這是事實,但那樣我們可以轉而做劇場音樂、廣告音樂,將來也會為展覽會 做音樂。除了做音樂,也會出一些吉他譜和產品,與贊助商聯合做宣傳。”   不過,於逸堯並不認同“人山人海”偏離了最初的方向。他提到,黃耀明的音樂道路 ,從一開始《石頭記》就與劇場有密切關係。“人山人海”的風格,於逸堯說“從沒有琢 磨過”,他認為“每個獨當一面的創作人,當大家在一起合作時,音樂類型和風格都會走 得很寬:電子、英倫、民族,我們都有過嘗試。”何秀萍覺得標籤是不必要的,但她希望 “人山人海”能像變色龍或者變形蟲,“與時並進,不要讓自己在河水中沒頂了”。   7月18日在廣州的音樂講座活動上,黃耀明說“人山人海的十年,正是香港唱片業衰 落的十年”。李端嫻認為,有人說音樂氣候跟十年前相比,市場萎縮了,做音樂艱難了, “但另一方面做獨立音樂的是更普及了和廣闊了,可參與的人多了很多。地域的限制也漸 漸被打破。香港是很小的地方,還有很近的深圳,不遠的廣東省,還有這個國內,是無限 的。自然而然,會發生更多這樣的磨合和碰撞。”同時她也希望“通過做音樂賺很多錢” ———因為她念念不忘的是自己開一家錄音室的心願,而且想到國內開音樂會,有機會的 話,想找張亞東合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09.198
文章代碼(AID): #1AqU1n9R (Anthony_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