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林奕華:我們都是明星

看板Anthony_Wong作者 (物是人非事事休)時間15年前 (2008/12/14 02: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林奕華:我們都是明星 城市快報 2008/12/13 【林奕華小傳】    14歲開始發表作品,17歲投身電視臺撰寫長篇連續劇及單元劇。1982年,林奕華與志 同道合者組成“進念二十面體”。很多人第一次看“進念二十面體”的作品是劉若英主演 的話劇《半生緣》。此外還有很多知名演員擔當主角,如陳綺貞、張艾嘉、吳彥祖、梁詠 琪等。   他一直處於香港話劇的潮流頂端。影評極有名,通篇常是火辣辣的。他也作詞。他對 香港幾代音樂人有很深的影響,先是達明,而後是黃耀明、何秀萍、周耀輝等。若沒有他 們,也不會有“人山人海”,更不會有楊千女華、陳奕迅、盧巧音等香港新音樂流派一代 的誕生。   “我有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成為聖誕老人。如果有這樣一個能力的話,我可以 把很多東西無條件地給別人。”    他,她?    男朋友常常對他說,最好再胖一點,老一點……   早年林奕華熱衷於籌畫同志影展,旨在試圖影響香港的同志族群,通過辦影展來追求 平權。但慢慢地他發現,香港的“同志”關心的只是今年的哪部片子有特別多不穿衣服的 性愛鏡頭;哪部同志電影特別浪漫。他們似乎不太關心自己的處境,對現實的政治議題和 爭取平等權利的尖銳議題都不感興趣。    現在的林奕華依然尖銳,但更多地是體現在他的話劇、影評和講座中。對於“同性戀 ”這個話題,於他不再是“尖銳”或熱衷追求平權,每每談起“同志”話題就像是談論天 氣一樣平常。人們依然對他的感情生活抱有極大興趣,而不僅僅是因為他讓“同志”一詞 在同性戀族群中“發揚光大”。他曾對媒體坦言:“我也覺得自己很不自由。比如,我生 下來是男性,但我情感上是依賴男性的,所以慢慢我覺得我不要在這樣的痛苦狀況下,我 要學會獨立,學會自己想自己的問題,所以這個東西一部分是經驗,另外一部分是我這個 人有一些敏感,有一些特質,跟女性溝通很容易。”無論在何種場合,他總能毫無顧忌地 說著自己的男朋友,說著自己想說的話。他呼籲人們大膽地去改變:“人如果沒有改變就 很難找到自由。但也許我們都要面對:在有生之年不會遇到我們最想遇到的那個人,但是 我們可以去創造,為別人創造他遇到了你之後很幸福的感覺。這樣也很好。”    內地觀眾最早接觸到林奕華,並非是他最著名的舞臺劇,而是1994年的一部有關張愛 玲的電影——關錦鵬執導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林奕華獲得當年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之後他致力於舞臺創作,編導了四十多部作品。近日,這位香港“鬼才”導演攜新戲《 生活與生存》來到北京。直接面對面後人們發現,其實他並非只是表面柔美、細膩,他還 在勇敢地做著自己希望做的事情。    攝影 見習記者 冷珊珊    香港文藝中年   “我還是在留(長頭髮),那就是固執。它就是有一種小小的卑微和心願。”      身邊的朋友和夥伴一個個老去,似乎只有他逃過了時間的懲罰——很多人羡慕林奕華 :為什麼只有他不會變老?他也會注重自己的外在,大談他的頭髮,仿佛他還是年輕時的 自己,寧願為了自己的一個小小願望而去努力實現,說自己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其實還是 那麼脆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更注重的是內在。      《城市快報》(以下簡稱“快報”):你怎麼看別人對你的評價?   林奕華:大家怎麼看我,我還是會緊張的,不會覺得身上有光澤。我覺得做朋友和戲 劇,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context”。這個詞我不知道最貼近的翻譯,可指背景或者脈 絡。   快 報:你的頭髮很漂亮。   林奕華:頭髮很漂亮?謝謝(笑)。其實所謂的“頭髮很漂亮”有一部分是你對我的 想像,你也許會覺得我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但是我也並不是沒有壓力,因為我完全看不見 我自己,只在鏡頭或鏡子裏看到自己,推理後不可能看到背後的我什麼樣。我還是在留( 長頭髮),那就是固執。它就是有一種小小的卑微和心願。   快 報:你在乎別人對你現在形象的看法嗎?   林奕華:我主觀覺得頭髮應該是這樣的長度,但通常必須經過一個很尷尬的階段,因 為朋友的眼光。有時候他們也許不會直說,會皺一皺眉頭,然後我心裏會短時間覺得:糟 糕,應該去剪頭髮。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面,如果別人眼光當中有一點點 不欣賞的話,馬上就會動搖。即便活到現在這個年齡,應對別人怎麼看,我其實還沒有活 出二十幾歲的焦慮。我現在留長頭髮,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我自己。   快 報:你的朋友在意你的形象嗎?   林奕華:我的男朋友常常跟我說:最好胖一點,最好老一點。最好怎麼怎麼一點…… 他的年齡跟我差十歲,所以他覺得我這麼大的人還對自己有幻想是很可笑的。它會體現在 穿什麼樣的衣服,留什麼髮型,配什麼眼鏡等等。我們都期望自己是令人欣賞的,成為別 人的欲望投射物。年輕的時候,這是絕對的權利,所以你可以傾家蕩產地把自己打扮成別 人一看到你就一見鍾情的那個欲望投射物。   快 報:你現在還在受年輕時的自己影響嗎?   林奕華:在年少時,你會很在意一些外在的物件,想隨時被別人看得見。我今天留的 頭髮其實是在還我自己一個心願。四十多歲,我想像著那些上了年紀的人的長頭髮,我常 警告自己——年紀大了就不應該留長頭髮,因為它會薄,而且發質會幹,跟皮膚的狀態也 不太和,跟所有的輪廓也不協調,頭髮越長會越累,還會越老。所以你去注意一下,大美 人林青霞過了五十歲以後,她就不留長頭髮了——因為短頭髮會讓自己看起來比較精神。   快 報:你小時候就這樣在乎自己的形象嗎?   林奕華:我在中學的時候看電視太多,所以受戲劇的“毒害”很深。十八歲左右,電 視劇開始有所謂的“時裝贊助”,每場主角都會換衣服——除了換樣式,還會換同一種樣 式的不同顏色。我就養成一個習慣:喜歡一個款式的衫,什麼顏色都要有,我要天天穿不 同的衣服。沒有這麼多錢啊,就寫信給美國的姑姑,說有病要看醫生,給我寄筆錢吧。我 就在那盤算,拿了這筆錢之後到日本去買衣服。然後鼓起勇氣把信寄出去。姑姑沒有馬上 把錢給我匯來,她打了一個電話給我爸爸,問我是不是真的生病了,我爸說我是有病,是 心理病。   希望人人都快樂   “我們現在用看明星的眼光來看待鏡子裏的自己,所以我們覺得自己都是明星。”      他愛惜自己,因為他覺得自己是他的明星,所以他也這樣對別人說。“開心”是他創 作的主題,看過他作品的人都會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在他的舞臺劇《西遊記》中,他把 娛樂節目《康熙來了》搬上舞臺,把主持人小S和蔡康永的形象誇張,一針見血,把現代 電視節目的娛樂化和無厘頭,主持人的刻薄和刁鑽批判得一無是處。但在他內心深處卻有 一塊陽光的地方,那便是希望人人都快樂。      快 報:你看自己的作品時會有什麼感受?   林奕華:我每次看自己的作品都會哭。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時,你會哭。其實很多時 候我們看到別人經過的路,但自己還是會經歷苦難。   快 報:你的作品中最喜歡哪一部?不能說《華麗上班族》。   林奕華:Why(為什麼)?   快 報:因為那是你最近的作品,我會聯想到你有做宣傳的嫌疑。   林奕華:那你這就是白問了。我最害怕的一個東西是粉絲。我希望大家是朋友,但粉 絲會把欲望投射到你頭上,他對你的預期其實是他做不了的事情,希望幫他去完成。但朋 友不一樣。所以我說你這是白問了。你知道我會說《華麗上班族》,因為它對我來說最有 意義。很簡單,我以前拍戲不會去想溝通。這個戲跟以往的戲不一樣,我跟張艾嘉合作, 跟另外一個人生孩子和自己一個人生孩子是不一樣的,它從語言和形式上都超越了我。   快 報:有人覺得你的話劇有“二手”的感覺,你怎麼看百分百的原創?   林奕華:我覺得創作有時候也是一種迷失。百分之百原創就像嬰兒從媽媽身體裏出來 ,還沒有看過任何東西,他就“啊啊啊”(哭聲)地出來了。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原創, 我們的眼睛睜著,耳朵聽著,心靈也在等著,但不等於“二手”。我並沒有覺得我是在創 造什麼東西,我希望用眼睛去觀察,給大家一個不同的世界,看到一些不能常看的事物。 不管戲劇還是文學、音樂,都還給大家我們本來應該擁有的耳朵或眼睛。   快 報:關於創作,你有什麼要跟現在年輕人談的嗎?   林奕華:我發現年輕人在談戀愛時,很害怕面對背叛,很享受甜美,所以“甜美”這 東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你的創作空間。如果你敢於衝破那些自己看得見的空間的話,你就 會變成自己都不認識的一個很有創作能量的人。很多時候人們在尋找一種體裁,這就代表 已經輸了。這個時代有很多消費品可以把你的憤怒和創意消費掉,重要的是敢去問自己到 底是誰?敢去建構一個不是社會給你建構的自由。   快 報:在你看來,所謂的“明星”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嗎?   林奕華:我們現在常把明星當成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一定要談談他,知道他擁有什麼 東西,包括擁有什麼牌子的包包,哪些品牌的服裝之類,我們也想擁有,才能感覺到存在 的真實。這存在的背後其實體現了我們很害怕自己活得平凡。後來我才意識到,要買很多 種顏色的衣服是一種欲望的消費心理——其實最早安迪‧沃霍就預告了。他說:“我只要 把每天一個作品換一個顏色,它就會賣得很貴。”有一個紅色的話,就想把另一個綠色的 也據為己有。所以說,不是東西在變,而是你的欲望會隨著這個東西的繁殖而放大。我講 這些話並不是從書裏念出來的,主要還是自己的體驗。   快 報:在你的周圍有那麼多明星,你遇到過“追星族”吧?   林奕華:那天和(鄭)元暢一起,很多人都在喊他的名字,追著他跑。晚上十二點, 挺冷,有些小女生就坐在飯店大堂等他。她們問我:“導演,他到底是不是住這個飯店? ”我說:“真的不能告訴你。”她們一再追問,最後我說:“他真的睡了。”她們的要求 是什麼?就希望元暢看她們一眼,即使他記不住。我們不是追星族,有些東西無法理解。 這個欲望很大,同時也很卑微,就是“被看見”就好。   快 報:現在提到“追星”,你能說說日常生活中的這種現象嗎?   林奕華:我有一個蠻好玩的觀察。聽到朋友說誰和誰在一起了,要發展成什麼關係, 別人會問新朋友長什麼樣?很容易,你會聽到很普遍的回答:他有點像金城武,或者有點 像陳慧琳,或者還蠻像王菲的。他們很少會從零開始講。你看那些香港雜誌,會有“港大 金城武”之類的說法,就會把這些偶像,這些公眾認同的欲望投射物再加上一個標籤,然 後讓他平民化。“明星”這東西變得很重要了,成了一種指標,所以我們現在用看明星的 眼光來看待鏡子裏的自己,覺得自己都是明星。即便你沒有很多粉絲追著你,叫你的名字 ,但這種追星現象和文化卻讓你覺得外表非常重要,它要你感覺到你的存在。   快 報:你喜歡的內地男演員和女演員是誰?   林奕華: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笑)。我對合作過的內地演員都挺喜歡,廖凡、韓青 和海青都挺好的。其實我超級喜歡看內地的電視劇,特別是諜戰劇,什麼《重慶諜戰》之 類。另外我也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鄉村愛情》《奮鬥》《金婚》等。我希望和佟大 為合作,有個女演員叫李小冉,也挺好。   快 報:你怎麼看香港和內地的女生?   林奕華:她們有一些差別。我有一個例子,還蠻好玩的。你最好夏天的時候到香港旅 行一趟,到一些中學去看一看,香港女生有個特別的能耐,在37攝氏度到40攝氏度的溫度 下,還穿毛衣去上學,因為她們很害怕夏天的校服底下會讓人家看到身材。上世紀七十年 代,如果我媽媽穿個吊帶裙,那是因為熱,要貪圖涼快,現在如果你在夏天穿這樣一條裙 子,人家就會說,你看,她走性感路線。   想high,但又怕高   “在這個時代,我們一方面希望自己特別平凡,一方面又害怕付出特別的代價,所以 才會感覺‘很難去接受’。”      在談到香港人對於話劇的態度時,林奕華用“想high,但又怕高”來作比喻。後來他 發現,這其實也是人們在生活中的某種態度——包括他自己。他一本正經地讓人們不要相 信星座,自己卻說著它。在常人看來,他和他男朋友在不可思議地相處著,但他卻覺得這 沒有什麼可以遮掩的。他勇敢地面對著別人對他的好奇,用自己鎮定和堅定的意念去接受 和改變。   快 報:你是什麼星座?   林奕華:我是雙魚座。我超級不喜歡雙魚座的男生,跟他們談戀愛是很痛苦的事情, 因為他會變得快。我有個朋友基本上二十四小時都在研究星座,他把我所有跟星座有關的 東西弄了一本厚厚的資料給我,有關我和我朋友的緣分啊,事業啊,我會把它丟給不認識 的人說:“這就是我。”因為它跟我太接近了。他在這方面非常有學問,但他在戀愛方面 還是不快樂。   快 報:你男朋友是什麼星座的?   林奕華:我男朋友是獅子座。我常覺得獅子座的人好像很難搞定。   快 報:你怎麼看待愛情中的雙方?你對談戀愛有什麼經驗?   林奕華:在這個時代,我們一方面希望自己特別平凡,一方面又害怕付出特別的代價 ,所以才會感覺“很難去接受”。很多人談戀愛的時候都希望遇到一個對的人,我的經驗 是我們不會遇到一個對的人,我們只會創造一個對的人。所以不要相信星座,不要在乎塔 羅牌,那個人並沒有在這地方等著你。   愛情這個東西就是要先去愛你自己,就會有人去愛你。如果你是恨自己的,只是假裝 讓自己去吸引一個人的話,那最後還是會沒有辦法去愛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希望人人都有 一顆愛自己的心。   快 報:你對自己的性取向很容易接受,但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並不能接受。   林奕華:他們不一定是最可愛的,也不一定是最可恨的。我經歷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我看重的並不是性取向,我也沒把它作為作品的題材。每個人都是爸爸和媽媽生的,只 要自己的兩性氣質達到一個平衡,就會改變。我現在比較努力的事是讓更多的男人除了有 陽剛還可以有陰柔,有了這個平衡,也就獨樹一幟了。   快 報:周圍的人對你的性取向有什麼看法嗎?   林奕華:我常常聽到別人說:“同性戀是善良”的時候,我就很反感。因為我都不會 說我自己是百分之百善良的。   快 報:現實生活中,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在一步步趨於平等。你怎麼看待工作和戀愛 中的男女角色?   林奕華:人們應該多看一下性別在社會中的狀況。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工作,還包括競 爭。有一場戲(《華麗上班族》)中的(張)艾嘉在一個很空的房子裏,要一個男的幫她 生孩子。她這是日常生活壓抑的反射。話又說回來,生孩子也可看作女人對愛的表現,就 是說你如果愛他的話,就應為他做點事。這是天生的也是後天文化的一種培養。現在女人 受的教育多了,也有很高的經濟能力,可以像男人那麼自由。她們的地位在一步步上升, 男人也可以不需要決定很多事情,而要女人去決定。   快 報:你對男人、女人那麼瞭解,在你看來,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好女人?   林奕華:不管是對男人還是對女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the broad heart(博大的心 )。我男朋友不管他的學問多少,地位多高,他會看得到別人的痛苦。我覺得這是非常非 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快 報:你對愛情中的“一見鍾情”怎麼看?   林奕華:男女朋友談戀愛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把一見鍾情當成一個很希望實現的夢想。 但是對我來說“一見鍾情”那個“見”,實在是可圈可點了。即便在網上,寫信,打電話 ,看不到那個人的樣子,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要求對方描述一下自己的樣子。   本報記者 張帆 見習記者 冷珊珊 2008年12月13日 【記者手記】   他只穿無印良品,沒有LV和Prada。用他的話講,他只是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已 。人們熱衷談論香港的時尚、購物和美食,卻無人關注它的文化。其實這裏有林奕華,有 和他一樣留著長髮的陳冠中……   以前對香港的印象來自于張愛玲的小說、張國榮的電影和梅豔芳的歌曲。這位來自香 港的“奇才”是改編張愛玲作品最多的藝術家,“說”著張國榮,感歎說梅豔芳“原來是 個真女人”。他尖銳而又毫無忌諱地說著別人和自己。他說自己很幸運。“不知道自己得 到一種什麼能力去做劇場,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有的快樂是來自分享和付出。”   媒體會很熱鬧,相信有很多人是抱了獵奇的心態來觀察這位香港“同志”的。給我印 象深刻的是當他被問起“你怎樣看待兩性問題”這個敏感話題時,工作人員打斷了提問。 而林奕華卻主動要求回答,並給與別人勇氣,笑道:“還有更敏感的嗎?”他的真實和勇 氣,不禁讓普通人覺得自己不是普通人。   “我覺得冒犯別人其實就是挑戰自己的勇氣。挑戰自己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你感覺 到憤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42.215
文章代碼(AID): #19G_sNEA (Anthony_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