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誰說香港只有情歌?

看板Anthony_Wong作者 (物是人非事事休)時間16年前 (2008/07/23 13: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誰說香港只有情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03:32 新浪娛樂 “太多的人習慣了流行曲就是情天恨海,頂多添加一些勵志題材,或者空泛的人生道理作 味精。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樂隊革命不僅僅帶來新鮮的音樂衝擊耳朵,更深遠的影響, 是樂隊被默認可以涉及比較少主流歌手踏足的題材”——《南方都市報》特約娛樂評論耶 不酥   在Beyond(聽歌)之前,香港樂壇充斥著由日本歐美流行曲重新填詞的流行歌曲。當時 的歌詞內容基本分為情愛和勵志兩類。但無論哪一類,那些歌詞的主題在今天看來都是相 當淺顯的。情歌也許會調皮一些比如86年十大中文金許冠傑(聽歌)演唱的《心思思》,或 者一如今天般情深款款比如86年顧嘉輝作曲黃霑(聽歌)作詞的《當年情》。勵志歌就像84 年最佳中文歌詞獎作品,林振強為陳百強(聽歌)填的《摘星》——不甘平庸力爭上游的主 題符合五千年來傳統價值觀,之所以不似老夫子的教誨完全要歸功於林振強的文筆和顧嘉 輝的原創音樂。當時的一線填詞人,鄭國江、林振強、黃霑,在古典文學文學方面皆很見 功底,因此歌詞常常沾染了古典詩詞的韻味,書卷氣十足。在文化人看來,這固然是好的 。但是對於流行音樂的受眾——香港年輕人來說,這種格調難免和自己的處境有著一定距 離。   89年,當年輕人聽到《真的愛你》的時候,他們發現,這是一首非常適合自己來唱的 歌。歌詞裏的場景多少真實存在于自己和家人之間。那是自己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但 是並不胡鬧膚淺;他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感情,卻也不是每日都能聽到的爛情歌。在滿足了 受眾最初的精神需要後,Beyond才有了將題材拓展出去的可能。一個對自己還有點要求的 年輕人,不可能在政治、歷史、個人理想方面一點想法也沒有,也許他知道的不多,但是 決不會不好奇。於是《光輝歲月》、《Amani》、《長城》、《農民》、《大地》才有可 能受到關注被流傳。Beyond把真實世界裏殘酷的流血流淚帶進了之前風花雪月的流行音樂 領域。並且用充滿美感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情懷為每日被現實困擾的年輕人帶來希望和 力量。誰不在平凡瑣碎地生活?能夠讓人們的視線離開眼前的一點一滴轉而投向更悠遠更 重大的事物,需要的又豈止是技術。但是,無論如何,Beyond證明了大題材歌曲進入香港 主流市場並且受到歡迎的可能性。   93年黃家駒的逝世導致Beyond,這支樂隊潮遺留下來的僅存碩果,逐漸退出主流。主 流樂壇是四大天王的天下,紅勘94年的搖滾音樂會居然是個落幕式。而日漸成功的林夕伴 隨老一輩填詞人的引退逐步壟斷了歌詞創作市場。雖然周禮茂因為關淑怡(聽歌)的《繾綣 星光下》和張學友(聽歌)的《來來回回》得到了94年十大中文金曲傳媒作詞人獎,但是時 至今日,那一年林夕為王菲( 聽歌)填的《冷戰》恐怕才是更多人會想起的經典歌詞。   林夕善於寫情歌。由於他的善感和勤奮,他將情歌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透過他的情 歌歌詞,我們可以發現他已將一段感情的過程細化成了眾多階段,而每個階段每種可能都 能在他的歌詞裏找到對應。雖然都是情歌題材,他寫給黃耀明(聽歌)的春色妖嬈,寫給張 國榮( 聽歌)的淒美哀豔,寫給王菲的通透超脫,甚至後期給Twins(聽歌)的可愛懵懂和 給楊千樺的自尊自愛,每一種態度每一種風格都會受到一群聽眾的熱情追捧。在情歌大師 林夕的手裏,情歌甚至不再是情歌。黃耀明的《身外情》裏,他將情歌寫出了佛性。   看看林夕在音樂工廠時期給羅大佑(聽歌)寫的那些就知道,林夕並不只會寫情歌。但 是為了維持市場佔有率,林夕每年還是有很多爛情歌出街。03年之後,經過一些事情,林 夕有所轉變。 與伍嶽城合作的《只談風月》被黃貫中(聽歌)、鄧建明唱來,隱約讓人聽出了音樂工廠的 那個林夕。與劉德華( 聽歌)合作的《觀世音》更是一張勸世專輯。而《愛得太遲》、《 天水圍城》這類歌曲一再得獎也說明,近些年主流市場確實需要適量不同題材來稀釋情歌 的濃度。   不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以外,在黃家駒去世後15年間,創作者們從未停止拓寬香港 流行音樂的題材。周耀輝89年第一首出街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內容就涉及了愛滋病, 而在他與黃耀明合作的19年裏,他寫的歌詞題材可謂包羅萬象匪夷所思。《萬福瑪麗亞》 、《南方舞廳》、《罅隙》、《阿姆斯特丹》、《抱著蜥蜴行街》這些歌詞,你看了聽了 ,依舊似懂非懂,只覺莫名之間,隱約其妙。加上他偶爾在一些歌手,特別是女歌手身上 搞的火星試驗,什麼盧巧音(聽歌)的《佛洛德愛上林夕》、伊能靜( 聽歌 blog)的《分 裂》,他已然被一些詞迷封為“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了。柳暗自然指林夕, 花明說的便是近些年非常出風頭的黃偉文。93年香港說唱樂里程碑專輯《廣播道軟硬殺人 事件》裏,黃偉文貢獻了一首小市民情結濃重的《非常口》。他的歌詞即使涉及冷僻題材 也總能寫出點幽默或者刻薄來刺激一下聽眾。黃偉文是犀利的。每當他向冷僻題材開刀的 時候,這種犀利就表現得更明顯。之前極少有哪首歌深刻揭露過人們對於被忽略的恐懼, 陳奕迅(聽歌)的《浮誇》做到了;小眾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往往憤懣地唱歌,可是《每日 一禁果》卻用幽默開朗表達了相同的主題。王菲的同名專輯裏有一首描寫網路世界的《光 之翼》,他的作者是2000年以《深藍》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佳歌詞獎的喬靖夫— —一個職業科幻小說作家。他的歌詞和他的小說一樣充滿未來感和新奇感。   除了這些在商業歌手的作品裏時不時夾帶另類私活的填詞人,一些自己寫歌詞的獨立 音樂人和樂隊,在題材拓寬上所作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林一峰(聽歌)《公司裏的愛琴海 》其實是Office人上廁所時的心情(如果哼哼也算歌詞的話)。林海峰(聽歌)、MC仁、農夫 這些說唱音樂人及樂隊由於音樂類型涉及到相關文化,他們不得不把眼光投射進現實社會 甚至一些陰暗角落。The Pixeltoy、At17(聽歌)、My Little Airport、Dejay(The Pancakes),雖然風格相近,但是由於他們的歌詞靈感來自生活本身,而生活這個詞又是 無限大的,所以什麼都有可能從他們的歌詞裏非常可愛地跑出來。近些年,香港獨立音樂 界比較被看好的詞人是腥辣又有才華的陳浩峰(聽歌)。《特首不見了》、《我愛上你男朋 友》等歌不是徒有聳動的標題,惡搞背後的嚴肅態度才是寫類似作品的人最可貴的特質。   07年有耳非文(聽歌)(高鬱斐)的 《東京鐵塔下之GULU GULU》踢走鄧麗欣( 聽歌 blog)苦情歌《電燈膽》奪下“叱吒十大”的一席之地。雖然有人質疑公正性,但給非商 業非主流的多元題材一些認同和肯定,不正順應了主流唱片不景氣背景下各路音樂人創新 求生的良性趨勢麼?(Sid/文) http://ent.sina.com.cn/y/2008-06-30/03322080584.shtml -- 視聽劇場 偶像, 音樂, 廣電 Idols_2HKCN 人物 Σ中港人氣大會堂 HK_Boys 香港 Σ香港男孩特區 Anthony_Wong 香港 ◎明明就是天使︿( ̄︶ ̄)︿黃耀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08.112
文章代碼(AID): #18Xi2xot (Anthony_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