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紐時-李安談《少年派》

看板Ang_Lee作者 (少年pi)時間11年前 (2012/11/25 22: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紐約時報 李安談《少年派》:你會被自己拍的電影慢慢同化 “你會被自己正在拍的電影慢慢同化,”奧斯卡獎得主,導演李安最近在接受一次電話訪 談時說道。他被問到的電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這部電影根據同名獲 獎奇幻小說改編,講的是一個男孩和一隻孟加拉虎乘坐孤舟在海上呆了227天的故事。因 此李安這些日子以來可能覺得自己更像在海上漂泊吧。 在這部影片里,李安不僅違背了那條“永遠別和小孩與動物一起工作”的演藝界古訓,而 且還要面臨更多挑戰,比如汪洋大海、3D技術和信仰話題,此外揚·馬特爾(Yann Martel)的小說原著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狂熱書迷,他們的期望也是個大問題。儘管距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只有幾個月(11月21日,本文最初發表於2012年9月9日——編注 )時間了,李先生還留在剪輯室里。 “我就和派一樣,”他說,“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太平洋上漂流。片子還沒有做完。有很多 困惑,經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有時會有挫敗感,覺得自己的信念在經受考驗。身在大 洋之上會讓你產生一種宗教感。我仰望上帝,問道‘為什麼?’但這是一個愉快的疑問。 ” 李安在生活中是個溫文爾雅,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的人,但在拍片時卻總是做出大膽的選擇 。在他20多年的電影生涯里,曾經嘗試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影片。李安的作品包括翻拍簡· 奧斯汀的小說《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中國式武俠片《卧虎藏龍》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漫畫改編的《綠巨人》(Hulk),還有兩個牛仔的動 人愛情故事《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該片在2006年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 獎。 然而,李安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同意接手這部由馬特爾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這部小說非常 複雜,詳細記錄了派穿越太平洋的旅程,以及他在途中如何與絕望、信念和一隻飢餓的孟 加拉虎作鬥爭的過程。福克斯公司2003年買下小說改編版權後,曾經考慮過不少導演,其 中包括M·奈特·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和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但是 電影遲遲未能開拍、吊足人的胃口,加之這本書的意涵本身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 着各種理解。 “我喜歡這本書,”李安說,“但要改編起來就很難了。我覺得它的主題不應該是關於信 仰,而應該是‘講故事’的價值,以及‘講故事’這件事是怎樣為生活賦予秩序和智慧。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是關乎信念的飛躍。” 馬上要求把這部片子拍成3D版本並不實際,但李安還沒等動筆寫劇本就已經決定要拍成3D 片。《看懂李安》(The Cinema of Ang Lee)一書的作者惠特尼·克羅瑟斯·迪爾雷 (Whitney Crothers Dilley)說他的風格是“在處理人物關係方面能引起感情共鳴,在處 理自然世界方面則為觀眾帶來壯麗的視覺效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預告片里的陸地動物、魚兒與星光熠熠的天空彷彿來自超自然世界 ,但是李安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在壯觀的景象與“細微的時刻”之間取得平衡。 “人們對3D技術有一種固定的認識,但是,目前雖然還沒有人應用3D技術拍出一部深刻的 電影,這並不意味着3D電影不能做到這一點。” 2011年3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式開拍,先是在印度拍了兩個星期。電影故事一開 始發生在本地治里(Pondicherry),在那裡拍攝了10天後,李安又移師慕納爾(Munnar)— —印度南部丘陵環繞的一個冷清小鎮。印度導演們(特別是泰米爾語與Malayalam語電影 圈裡的導演)經常來慕納爾拍片,但3D攝像機來到這裡還是第一次。第一天當地海關官員 們都跑來圍觀,引發的混亂還不小。那天李安看起來很高興,一直保持着微笑。他拒絕吃 午飯(“這是在打仗,我不需要吃東西”),然後熱切地談起了那位主管一切的“電影之 神”。 “我的觀念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我本人,”他說,“電影應該有自己的生命,你不能去 把它創造出來,只能響應一種召喚,給它起個頭。拍電影不是一種獨裁,你必須謙卑,你 必須溫和,要敏感慎重地與人溝通,坦陳自己的缺點,與他人分享夢想,也允許大家說出 自己的夢想。” 李安的演員們似乎感受到了導演身上的這種特質:對他來說拍電影幾乎是一種精神之旅。 飾演成年派的演員伊爾凡(Irrfan)在電子郵件中說拍攝電影的經歷如同“一次遠征、一次 旅行、一種探索”。他還說,“李安讓自己置身火線邊緣” 。 年輕派的飾演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17歲印度男孩,名叫蘇拉·沙瑪(Suraj Sharma),他 的父母正好都是數學家,這個巧合讓李先生不禁哈哈大笑。“太巧了,兩個數學家生了一 個孩子,演了一個名叫‘派’(這裡是指圓周率‘π’——譯註)的主角。” 影片開拍之前,沙瑪的母親舉行了一個小型儀式,讓沙瑪拜李安為自己的上師(guru)。在 儀式的最後,沙瑪按照印度傳統禮節觸摸了李安的雙腳。“中國人沒有類似的禮儀,”李 安說,他出生在台灣,但在美國居住已經超過30年,“我沒有超能力,我也不是印度哲人 。但我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我盡自己最大努力扮演好他的上師角色。” 沙瑪在台灣接受了3個月的培訓,每周7天,沒有休息。訓練內容包括游泳,因為電影有很 大一部分要在一個巨大的水箱里拍攝,它是在台灣的一個飛機庫里造出來的。 李安說,壓力會讓人成為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沙瑪就成了一個“精神領袖”。“我們都 曾經經歷過這種天真與努力,但也許已經有些疲憊了。他讓我們想起自己當初是怎麼走上 電影這一行的。每一天都是奇蹟。” 沙瑪在電子郵件中說,拍片中他從來沒有感覺被壓垮了,因為“李安一直在我身邊”。他 說,“我知道他會照顧我的。” 無論如何,對於李安來說,真正的挑戰還沒結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大成本電 影,這讓他非常發愁。“我們拍的是一部富於情感的電影,這樣的電影通常都應該以小成 本拍攝。情感和金錢就像兩條平行線,沒法相交。” 在《復仇者聯盟》(Marvel’s The Avengers)和《黑暗騎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這樣的漫畫改編電影一統天下的環境下,觀眾們是否願意掏錢去看一個印度男孩與 一隻老虎的旅行乃至他的心路歷程呢?這個問題令李安“承受着極大壓力”。 他說,這部電影迫使他成長。“我就像彼得·潘一樣,”他補充道。“我在很多方面都不 怎麼成熟,但是這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不得不去做各種決定,並為此承擔更多責任。 ” 他說,自己現在就像派一樣,只希望這次旅行趕快結束。“我只希望旅程結束的時候我還 活着。”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22/c22pi/zh-h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4.72.40
文章代碼(AID): #1GiYaPd_ (Ang_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