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飲食男女到色戒

看板Ang_Lee作者 (Thom)時間16年前 (2007/12/05 23:0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進入九0年代的台灣,對於「獨立製片」這個名詞仍是相當陌生;導演李安早期的三部電 影-《推手》(1991)、《喜宴》(1993)、《飲食男女》(1994),在此可以說是扮演 了引介者的角色。有趣的是,李安在拍完《飲食男女》之後,也悄悄地從美國獨立製片圈 子大腳跨入好萊塢,並且一直以好萊塢非主流、仍帶著濃厚獨立製片風格的導演自居。《 斷臂山》(2005)便是在《臥虎藏龍》(2000)成功入主奧斯卡和《綠巨人浩克》(2003 )的相形見拙之下,又重新回歸到過去熟悉的獨立製片運作模式。今年《色戒》的大放異 采,李安回到家鄉台灣,一改常態接受不少的媒體訪問;對於繼《臥虎藏龍》再一次嚐到 大製作 的成功,數度哽咽地用如釋重負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李安似乎就像是自己電影裡 的男主角,總是辛苦地活在夾縫中,面對內心種種的矛盾卻難以開口。 《飲食男女》最特別的地方在於美式獨立製片與台灣電影圈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像是電 影裡中西雜匯所調出的台北,電影製作過程也同時經歷兩種電影觀念的文化衝突。很不幸 地,《飲食男女》既使在一番磨合之下,最終仍是不敵水土不服;如此一來自然也不會有 人跟進,最後剩下的唯有「獨立製片」四個大字還殘留在這塊土地上。在「獨立製片」這 塊響亮的全新招牌底下,內容物卻仍是自新電影一脈相承的「手工業」製作模式;創作者 的誤用加上觀眾的誤讀,譜出台灣特有的電影變奏曲:「獨立製片」=藝術電影=得獎片 ,當然我們發現這幾年已有許多創作者和觀眾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替「獨立製片」的神秘 面紗除魅。李安不但是近年台灣導演最成功的典範,在全世界更是少有的案例;然而從《 飲食男女》到《色戒》,似乎路是越走越艱辛,從《臥虎藏龍》打下的一片江山,接下來 卻是守的戰戰兢兢。獨立製片的精神本是源於對抗好萊塢在世界各地的通行無阻,找出拍 電影的另一種方式,並且逐漸發展出特定、成熟的流通管道。從李安自述執導《飲食男女 》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妥協,也正看到了獨立製片中不可或缺的想像力發揮,總是在經過 一番曲折後碰撞出新的可能,這不就是獨立製片的核心和動力:不斷在面對和解決問題之 間徘徊。最後想跟李導演叔叔說:丟下包袱,放輕鬆!拍電影不用那麼辛苦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207.127 ※ 編輯: LIONJAY 來自: 61.230.207.127 (12/05 23:05)

12/06 00:18, , 1F
斷"臂"山 囧
12/06 00:18, 1F
文章代碼(AID): #17LhqtfE (Ang_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