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特效回憶錄 藍祖蔚

看板Ang_Lee作者 (漫長的等待與相遇)時間17年前 (2007/06/29 11:26),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0382719 臥虎藏龍:特效回憶錄 tonyblue - 電影論述 | 2007-06-07 23:08:19 年少要癡狂,想做的事就要放手去做,日後,才不會後悔! 接到李行導演的電話,通常就意謂著要開始忙了,因為李導演想到什麼就會拿起電話下指 令,忙歸忙,最後,我卻總是收獲最多的人。 公元2000年的十二月初,回鍋接任金馬獎主席的李行導演打了通電話給我:「祖蔚,李安 帶了《臥虎藏龍》的幾位外國工作班底回來參加金馬獎,李安認為他們都是《臥虎藏龍》 的功臣,難得來台北,可不可以為他們辦一場座談會,把他們的實務經驗說給台灣影人聽 ,李安是有心人,能夠回饋台灣的時候,他一定都會做。」李導演打這通電話給我是很無 奈的,李安有心,李行也願意配合,可是那一年金馬獎人力不足,也沒錢辦座談,台北那 些號稱電影專業科系的學校也不願接辦,李行導演只好打電話給我,請我派記者前往採訪 這幾位幕後工作者,「讓他們的經驗、智慧和才情,透過你們的報導讓台灣讀者知道。」 李導演說服了我。 那時候,我是自由時報影劇版面的負責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帶著記者去做了採訪,一 口氣採訪了《臥虎藏龍》的剪輯師Tim Squyers、音效師Eugene Geaty和特效師Jonathan Styrlund三人,「這麼技術性的電影專業內容,報紙適合刊登嗎?」記者問我,其實我也 不知道,我只相信,人都到了台北,不問,就一定沒有資料留存,問了,經驗才可能傳承 ,「先做了訪問再說嘍!」 那一年,剪輯師Tim Squyers、音效師Eugene Geaty和特效師Jonathan Styrlund三人都上 台領了金馬獎,可是版面很擠,長篇大論的專訪根本擠不上去,畢竟多數人都習慣在金馬 獎盛會上看星光大道的明星衣著以及得獎或失意影人的心情,沒有人關心技術層面的。 過了一個月之後的一月二十一日,就在美國金球獎和奧斯卡獎頒獎前夕,趁著美國影壇要 再度熱炒《臥虎藏龍》的相關新聞時,我終於推出了前後兩天的兩個全版《臥虎藏龍》幕 後全製作實錄的獨家專訪,一位電影科系的老師告訴我:「我要學生把這兩個版都留下來 ,一定要反覆研讀,這是多珍貴的經驗啊。」 文章到底好不好?有沒有參考價值?或許是見仁見智的,但是那個年代的報紙容許刊登這 麼深度專訪的內容,卻是今天的媒體同業很難想像的寬容年代,但是我一直相信,報紙如 果沒有讓人值得剪下來收藏的文章,其實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的廢紙而已,今天打開舊檔 案,找到了由我執筆的這篇《臥虎藏龍》特效師Jonathan Styrlund的專訪,想起了七年 前自己的瘋狂傻勁,眼眶竟然有了一點濕涼。 我不知道,時隔七年之後,還有多少人會來研究《臥虎藏龍》?這篇文章能有多少價值? 但是,我還是再做了一次整理,就算是紀念自己的中年癡狂吧! 問:《駭客任務》的特效也是你們公司做的,和《臥虎藏龍》的做法有何不同? 答:預算就很不一樣,《臥虎藏龍》預算很低,但是李安很有誠意,也很有野心,他來找 我們的時候,剛巧我們手上沒有大案子,他也開門見山說他沒有很多的錢做特效,但希望 能做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讓大家可以看得很刺激很過癮,我們也沒有做過類似中國武俠 電影的特效,加上李安風評不錯,所以呢我就說好啊,我們一起來試試。 也正因為預算少,不能有太多的應變方案,我們必需很小心很仔細想好每一個流程,所以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做前製的準備工作。 問:你們是怎麼和李安合作的? 答:這是一次很完美的合作經驗。李安以前很少動用過電影特效,對我們而言是很難得的 一次機會。我們就先請他說清楚他到底想要做什麼,再根據他的需求來打預算,李安只要 說得出他要的效果,我們就會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 工作愉快的主要原因就是李安很清楚他自己要什麼,不只是因為他在紐約住了一段日子, 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大家溝通沒有困難,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把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情節的來 龍去脈都交代得情清楚楚。 例如拍動作戲的時候,通常導演只會說演員從甲跳到乙再跳到丙,但是李安不只是做位置 交代而已,他還會清楚地說為什麼會從從甲跳到乙再跳到丙,每一個動作都有心理條件, 每一個動作都有原因,工作人員明白這種心理和肉體邏輯,就不會瞎忙了。 李安在中國拍片,特效人員基本上則是待在洛杉磯的,中美兩地有十六小時時差,我們只 能趁他收工後,起個大早或是熬到深夜打國際電話,透過三方通話的方式溝通各項執行細 節,李安相信一開始就去做「對」的事會比誤打誤撞走了一大圈錯誤的路,白忙一場來的 有效率,節省時間也省錢,所以他再忙再累,也會固定和我們通電話,因為他很清楚自己 要什麼,這種電話會議效果奇佳,一點不浪費時間,比大多數的工作人員都算計得格外精 準,能跟這樣的導演合作,實在是最愉快不過的事了。 問:你們在拍片前如何籌備的? 答:我們到中國拍戲之前他很明確地告訴我們兩個場景的戲,要我們準備好所要必要的設 備和器材,例如他說他一定要拍出舊北京的模樣,甚至連攝影機的拍攝角度都想好了,我 們的工作就是要重建已經不復存在的舊北京模樣,做法則是在搭建了北京城外的一些小房 舍的迷你模型屋,然後到現場參歡北京城的現況,實地感受一下城與人的關係,正巧也有 人提供了一些北京城的舊照片,另外再翻查古籍,更清楚了歷史重建的必要條件。有了大 致藍圖之後,李安也來參與意見,例如他想再把攝影機的鏡位壓低一點,拉近與觀眾的距 離,我們也建議加進一點人煙霧氣的效果,就會使得特效更栩栩如生。 問:你們花了多少時間來籌備的? 答:光是北京那場短短幾秒鐘的戲就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才做好,因為工程很瑣碎,這樣 做一點,那邊修一點,最後再整合起來就得三四個月的時間。 以前,大家都以為好萊塢做特效一定很貴,其實不然,《臥虎藏龍》就很便宜,因為李安 要什麼特效,事先說得一清二楚,不會捉瞎嘗試錯誤,我們一開始就參予籌備,共同發展 拍攝方法,不必兜圈子,當然就很省。這也是我對台灣電影工作者的建議,想做特效就要 先在拍攝之前想清楚,告訴特效人員他要什麼,共同研發出有效拍法,拍攝現場也全力執 行原先計畫,而且千萬要記住:變動得越少,就不會多花冤枉錢,就怕導演做了半天後說 一句我不喜歡,就又要重新起爐灶,那就慘了。 問:最困難的特效場面是什麼? 答:兩場都是炫耀武術的戲,一場是我們叫做「猴戲」的武打場面,為什麼叫「猴戲」? 因為那就是周潤發和章子佁在竹林裡打來打下,上上下下穿梭,就像樹林裡的猴子;另外 一場則是用輕功穿越水塘。 困難的所在是因為拍這些戲時,演員和工作人員都面臨了肉體極限,無法一氣呵成,只能 跳拍,而且我們拍攝的場景一直在變,本來是在黃山拍了的水塘輕功戲的一部分,兩個星 期之後又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拍,要把不同景色的場景結合在 一起就是極大的挑戰,還 好,李安早就告訴過我們他要什麼樣的效果,我們到了現場後發覺與原先的紙上作業不同 ,執行起來有困難,就開始去想要怎樣才能達成目的,但因目標清晰,所以執行起來還算 順暢。 問:與李安合作的最大特色是什麼? 答:理念清楚。電影還沒拍,他就已經知道他要什麼,這不是一般導演做得到的,就算我 們替好萊塢拍攝花大錢的A級電影也是經常邊拍邊想,所以我們能夠很早就參與籌備,發 展我們必要的設備和方法,然後李安在拍會運用到特效的關鍵戲份時也會帶我們去中國, 一待就是三四個星期,不像我們做部分好萊塢電影時,都到了剪接檯上了,看過底片後再 來想該如何用特效來補救和強化電影。 問: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答:我們在現場觀察到場景和拍攝角度後,就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提供建議給導演,請他 參考我們的意見來決定他的拍法,例如水塘的那場戲,剛開始的做法是兩個演員一起吊鋼 絲一起飛,但是我們認為這樣拍後製很困難,於是我們就要求一次飛一個人,最後我們會 把他們合在一起,看起來還是像兩個一同時在飛一樣,這樣對大家都省事(一次飛兩個人 的吊鋼絲作業也比一位單飛複雜而且困難),否則到了後製工程才發現畫面不夠或是角度 不對,想要重拍或是補救都太不可能了,這就是特效人員到現場看拍片也參與拍片的最大 不同。 問:我們都知道俠客們飛簷走壁的技法都是吊鋼絲的成品,但是為什麼電影中完全看不到 那些鋼絲線? 答:這完全是電腦剪接的技巧,拍攝時演員身上的鋼絲線都很細但是也都看得清楚的,但 是同一格畫面裡就一定會有部分空景是看不到鋼絲的,我們就剪取那些畫面一點一點地貼 上去蓋上去,看起來就完全沒有線的痕跡了。 另外,我們也會要求演員不上鋼絲,在藍幕前做出各種動作,搭配一些靜態照片做背景疊 印上去做合成,透過電腦加一點雲彩上去,就這樣時而動態畫面,時而靜態畫面,可以修 得天衣無縫,你完全看不出是用合成接上去的。 問:以前的特效就是特效,屬於技術面上的東西,但是「臥」的特效不只是銀幕奇觀,它 還點出了濃濃的詩意,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答:你問到了最基本的關鍵。 電影特效基本上有兩種功能,一種是純粹視覺上的,讓影迷一看就會:「哇!」地一聲叫 出來,因為很刺激,很過癮;另外一種則是幫助導演來說故事,讓角色的性格或是劇情的 發展更周延,更有魅力。這一個功能對我而是更重要的,因為只是讓觀眾狂叫,顯然是不 夠的,讓劇情更迷人,更有咀嚼回味的空間,也因為李安把所有的人物關係都說得很清楚 ,大家明白他要表達的意境,所以做起特效的時候就會深入他的創意內涵,做更有效的表 達。 問:《臥虎藏龍》帶給美國電影市場的刺激會是什麼? 答:首先,會讓更多美國人知道不是只要好萊塢才會拍好電影,全球各地都可能拍出好電 影,1999年是《美麗人生》,2000年輪到中國人拍的《臥虎藏龍》而已。其次是美國人以 前只看好萊塢電影,現在則會越來越習慣看不講英語而是加打英文字幕的電影。 電影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駭客任務》中的中國武術場景吸引了不少年輕影迷去討論和 學習中國武術,但是《臥虎藏龍》不只是熱鬧炫奇的中國武俠,也有愛情和文化的縮影, 根本就是一部老少咸宜的電影,可以吸引更寬廣的人來注意中華文化。 --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來。」 張愛玲 上色:skykiss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1.221.221

06/29 23:48, , 1F
推!
06/29 23:48, 1F

06/30 02:53, , 2F
推!
06/30 02:53, 2F

06/30 03:07, , 3F
推~
06/30 03:07, 3F

06/30 18:51, , 4F
推推推
06/30 18:51, 4F

06/30 19:39, , 5F
推推推
06/30 19:39, 5F

07/01 22:53, , 6F
推藍祖蔚!
07/01 22:53, 6F
文章代碼(AID): #16X7lcqw (Ang_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