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雜誌 - 張靚蓓 -《斷背山》裡看李安

看板Ang_Lee作者 (福氣,福氣)時間18年前 (2006/05/17 19:1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 http://0rz.net/511mC (似乎是3/6前的文章 奧斯卡部份恕刪,有一些十年一覺書裡面沒寫到) 【《環球》雜誌】 本刊特約撰稿 張靚蓓 發自台灣桃園 時候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繼《臥虎藏龍》奧斯卡提名10項、奪下4項大獎之後,時隔5年,李安再度以《斷背 山》提名8項大獎向奧斯卡發起衝擊。這一次,不論得獎幾項,對他個人來說,都是 更上一層樓。一位華人導演在奧斯卡主要獎項裡與西方導演一較高下,意味著他 在世界電影格局中擁有顯著的地位及更多的發言權。從角逐外語片到角逐最佳影 片,從邊緣打入中心,李安走了5年,時間不長。這一切,不禁令人想起中國參加奧 運,與各國平起平坐、同場競技的情景。平心而論,較之體育界,華人電影圈有待 努力之處仍多。李安的成功,雖不等同於華人電影的成功,但卻顯示這是一個機會, 有實現的可能。一如李安所言:“我們不要妄自菲薄,說華語的人口是說英語的四 倍!” 能拍出讓多數人心服口服的電影,能拍出以華人文化及思想與世人溝通的電影,或 許才是最終目標。但若能兩者兼得,豈不更好?李安做到了。至於獲獎肯定是, “時候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感情戲不燜,“那個”味兒怎麼出得來 有趣的是,李安兩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影片《臥虎藏龍》和《斷背山》, 題材都和愛情有關。一提起寫情高手,大家想到的多是王家衛。至於李安的電影,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父子和家庭情結。然而,自從《臥虎藏龍》藉由武俠片類型,開 始著墨情感和欲望,這次《斷背山》經由美國西部片類型尋找愛情真諦的李安,成 績卻出人預料。愛情與武俠片、愛情與西部片,題材與片型相沖突,可是糅合起來 又那麼自然,李安的野心也在此顯現。 對於這個題材,拍《臥虎藏龍》時他曾言:“這是我第一次明目張膽地拍愛情戲。 這家店才剛開張,以後當然還會繼續。”當時,談情說愛的台詞,曾讓王蕙玲、鐘阿 城、詹姆斯﹒夏慕斯及李安絞盡腦汁,但最後還是免不了被批評。事後,李安曾感 嘆:“中國人真是不會談情說愛!”到了《斷背山》裡,一切不需多說,身體語言成為 重點。這一來,不但準確傳達了原著及編導想要表達的一切,同時每個觀眾還可以有 不同的想象。 畫面的豐富性、歧異性及曖昧性,在此充分運用。譬如《斷背山》裡碧綠壯闊的山 巒、風雲驟變的天空、黑暗籠罩的大地,在吸引人們的注意。人們多半看到的是山, 有人卻看到了水。而水所代表的欲望意向,更是從《臥虎藏龍》到《斷背山》,一貫 相連。譬如《臥虎藏龍》裡兩度出現在山洞內的水池;譬如《斷背山》裡兩人久別 重逢,首度逃往山中,不論是縱身一躍的湖泊,或深夜談心兩人背後洶湧奔騰的河水, 處處著力表現人物的內心狀態。 擺蕩於“個人意志”與“社會責任及價值體系”之間的李安,如今越來越能表達自 我──“壓抑”貫穿著他所有的電影。不知鄉關何處的外人心境,讓他一再重回電 影世界去找尋他的“歸屬”。創作時,你可以是另一個人,不同於現實的你,但又是 最真實的你。誠實的創作,是最原始的自我表達;高明的創作,則更是赤裸展現自我 最動人的一刻! 在李安的電影裡,伊甸園絕非現代都市,總是遠離社會人群的蠻荒,天地之間只有兩 人。而他電影裡的情愛場面,則是糾纏撕打的“馴悍記”──不論是羅小虎、李慕 白與玉嬌龍(《臥虎藏龍》),還是傑克與恩尼斯(《斷背山》)。在他的電影裡,說不 出口、難以亮相人前的愛情,總是最精彩的。那是一個難以言表卻心知肚明的世界; 那是一個愛得真、愛得深,卻愛得遺憾的世界。“中國人每個人都會隱喻手法,不用 教的。”這是李安的觀察。從《臥虎藏龍》的說與不說,到《斷背山》的不說,他內 斂的感情戲更加深入人心。套句他的話:“不燜,那個騷味怎麼出得來!”燜得時辰 夠了,燜的火候到了,《斷背山》有如潛在地下多時的暗流,一湧而出,讓人得以窺見 他創作上的多樣性及厚實度,也讓人看到他小火慢燉的“不同”。 一個故事如果不夠嚇人、不夠敏感,恐怕就不能吸引我 五年前,李安以《臥虎藏龍》剛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之後一個多月、接受筆者 專訪時曾說:“這一次,我是好處、壞處都沾到了!”好處,大家一目了然。“壞處是 什麼?”我好奇地問。“就是不特別啊!”他如此自評。比較今昔,我想,這一次,他 總算夠“特別”了吧!果不其然,回台宣傳《斷背山》時,他終於鬆口說出真心話: “我就是比較會拍電影,我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 李安的“特別”和別人的“特別”不一樣。他不夠嗆辣,但是他反諷。他的反諷裡 帶著溫暖及哀傷(如《喜宴》、《飲食男女》),而非刻薄寡恩;他還挑釁,但他的挑 釁裡含著理解與同情,不會讓人翻臉(如《冰風暴》和《斷背山》)。他曾言:“一個 故事如果不夠嚇人、不夠敏感,恐怕就不能吸引我。” 經過15年不斷地拍片,人們終於看到他的“特別”。西方世界明知他是個外來者,但 老外想聽聽他的意見。曾經長期不被承認的李安,終於被承認了。“《冰風暴》剛出 來時,也有意見分歧。”因為他拍得比老外準確!無論是《冰風暴》及《與魔鬼共騎》 ,還是《斷背山》,大家好奇,一個生長在台灣的他,怎麼能抓住19世紀的英國社會、 20世紀70年代和內戰時期的美國社會以及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牛仔世界?更何況他還 專挑西方文化的“痛處”下手。“我喜歡發掘美國內戰時期的戰士、漫畫英雄、牛 仔……這些美國文化偶像,我看到了他們的另外一面,沒有人看到過這一面。我不是 在這裡出生、成長,我不知道美國文化上的隱喻。許多敏感之處,我只是跳進去。” 旁觀者清,他新鮮罕見的角度,引人注意。這是他看事物的方式,能夠做到,靠的是天 分和努力。早年演戲時“神入”角色的能力,如今被他用來“神入”他的創作世界。 “導演也是一種表演”,他經由導演來和世界溝通、對話。好玩的是,柔性訴求的李 安,在西方世界不斷做著拆穿白色謊言的事,可是卻被日漸接受;而剛性訴求的美國人, 到世界各國“經濟援助”,他們卻仍遭當地民怨,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帶上鋼盔繼續往前衝 5年前《臥虎藏龍》打遍世界市場時,李安覺得當時是“任督二脈已通,但奇經八脈尚 未通”。如今的《斷背山》,則為他打通了西方市場的奇經八脈。游走東西,李安游 刃有餘。 拍《斷背山》時,他說自己彷彿重回拍《推手》時的狀態,重新學習怎麼拍電影,重拾 拍電影的樂趣。當他這麼說時,我倒想起他在《推手》裡的運鏡,頗有中國書法裡回 筆的力道,鏡頭已盡之際,居然微微上揚;似已放手,力道再起;一扯一拉之下,開創了今 天的局面。這一切很像《臥虎藏龍》和《斷背山》打動李安的過程,想鬆手卻總在心 頭環繞,最後他還是拍了;也好似李安的電影生涯,《綠巨人》之後想退休,但是父親勸 他“帶上鋼盔繼續往前衝!”如今命運之神再度推他上路,攀登高峰。以柔克剛,綿延 不絕的力道,不容小覷,更不容忽視! 李安 - 魔鬼導演天使老爸 文/張靚蓓 李安曾說:“拍電影時,我是魔鬼。拍完片回家,則做回天使!”這一次《斷背山》的 成就,更令李安備感欣慰,“因為兒子以前都比較喜歡吳宇森的片子!”(XD)而《斷背 山》則是他們一家人都喜歡的電影, 中西合璧的李家父子 李安說:“我父親那套老規矩,在我家是行不通的!像現在,我和兒子意見不一樣時,我 太太就站在兒子那一邊。”李安家比較中西合璧,身為老爸的李安也沒轍。兩個兒子 從小看到媽媽外出工作賺錢,爸爸在家燒飯帶他們,當時還以為,每個家庭都是如此。 自從李安拍電影之後,兒子們有時到片場探班,這時候,才看到老爸風光的一面。當年 李安在美國中西部的密蘇里、堪薩斯州拍攝《與魔鬼共騎》時,兩個兒子去劇組玩,不 但騎馬過癮,現場出現的兩位人氣新星陶比﹒麥奎爾(後來主演了《蜘蛛人》)和傑佛 瑞﹒萊特(他在今年大熱的《諜對諜》中出演一角),也讓孩子們非常著迷。兩個兒子 是李安的寶貝。老大阿貓(李涵)念理工科,走媽媽的路。老二石頭(李淳)喜歡電影、 戲劇,在學校參加戲劇社團,平常也會拿起攝影機來玩玩,但是李安並不教他,只是在一 旁觀察,讓他自由發揮。美國學校裡,戲劇教育的選材十分多樣,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 。前陣子,石頭的社團同學們重看《冰風暴》(李安導演)之後討論,認為這是部重要之 作,李安知道後十分欣慰,以前拍片離家時和兒子們的距離也逐漸彌補回來。 現在,李安的大兒子已經21歲,小兒子也15歲了,各有天地。太太工作繁忙,李安說: “我們夫妻倆都是工作狂,不過他們都很好。反倒是我,拍完片後常覺得很虛弱,十分 需要家庭的溫暖來滋養!” 剛柔相濟的李家夫婦 這一次,李太太林惠嘉很喜歡《斷背山》,看完後對李安說:“拍《冰風暴》時你還很費 力,這部已經不太費力了!”她看八遍,哭八遍。李安一方面高興首次令太太動心,同時 也迷惘地說:“我也不明白她為什麼那麼喜歡!”李太太除將陪同李安出席奧斯卡外,之 前獲威尼斯金獅獎時還開香檳幫老公慶賀,今年金球獎頒獎典禮時也守在電視機前等結 果,打破以前她定下的規矩──在李家,不許看電視!以前的頒獎結果,多由李安或其助 理打電話告知她。因為她覺得,看電視太浪費時間,看電影可以,兩個小時就看完了。小 孩如果成了電視迷,成天賴在沙發上,其他的事還做不做?每對夫妻自有相處之道,李安、 林惠嘉亦然。 一次,筆者做客李安在紐約的家。李安從冰箱拿出食材,興致勃勃地說:“今天來試試新 菜,煮個豬血湯,不過我太太不吃這個!” “那你兒子呢?” “他們的口味像美國人,吃的都奇奇怪怪的!” 嘴裡這麼說,手上卻拿出一把芹菜來,“我家老大喜歡吃這個!”可是李安卻把梗都丟了, 只留葉子來炒! 我在一旁心裡納悶:“芹菜不吃葉子吃梗的,是不是這裡的芹菜不一樣?”結果菜端上桌, 小孩說菜葉太苦。下班回來坐上飯桌的李太太林惠嘉則一語道破真相:“芹菜都吃梗的! ”李安默默沒說話。自然,芹菜和豬血湯最後都進了垃圾桶! 原來李安常說的 “在家裡太太不罵我就算好的了!”還真有幾分可信。 林惠嘉曾說:“李安是我最小一個兒子。”李安也說:“家裡的規矩是太太定的。有時候 ,我比兒子還頑皮。”意即破壞規矩的是他。 李安與太太性格互補。李安說:“我委婉柔和又心不在焉,太太剛直專注、獨立聰明,理 性中帶著細膩。”林惠嘉是生化博士,自己能做的事絕不麻煩別人。兩人結婚後,因李安 在紐約剪接畢業作品,林惠嘉仍在念博士,兩人遂分居兩地。本來相約大約預產期前一周 時,李安回伊利諾伊來照顧妻子。結果大兒子李涵出生那天,李安正在紐約某公園裡玩棒 球、丟飛盤,而遠在伊利諾伊的李太太,則是自己開著汽油將罄的車子到醫院去生產。當 時,她羊水已破,一到醫院,醫生問她要不要通知丈夫,她說:“不必。”問她要不要通知 友人,她也說:“不必。”醫院的人還以為她是棄婦。李安接到通知匆匆趕飛機到伊利諾 的醫院探望妻兒時,院方人員見他傻傻地衝進來,才全都鬆了口氣。 “太太給我最大支持” 李安曾言:“太太給我的最大支持,就是她自己獨立生活。”李太太也說:“我只是不管 他。Leave him alone.”這正是李安最需要的。林惠嘉給了他時間與空間,讓他去發揮 、去創作。李安的腦筋裡想些什麼,太太不管,也沒空管。因為光是她自己的研究工作, 就夠她從早忙到晚了,所以李安外出拍片時,家裡由太太一肩扛起。李安拍完片回家,家 裡的事就換他來做。 拍《臥虎藏龍》時,李安要去大陸一年。太太說:“你去吧!”看似輕鬆的一句話,背後要 擔起多少事,不是每個太太都能做到的。李安本來要帶《冰風暴》的攝影師弗雷德里克 ﹒艾姆斯同去,艾姆斯的太太跟他抗議:“你去,我就跟你離婚!”他因而打消主意。《臥 虎藏龍》拿下奧斯卡之後,李安感慨地說:“要不是我太太,我可能無法追求我的電影夢 想。”成名後的李安,在家還是一樣。不論他事業處於高潮還是低潮,夫妻間的感情都差 不多,相處上也沒太大差別。李安覺得夫妻間相處如一切事體,不是一成不變的,都需要 作適度調整,甚至以變化來保持不變。“以前我在外面謙卑,回家來一樣謙卑。現在我在 外面比較神氣活現,回家來再謙卑,就覺得是在調整,其實只是保持不變。”當他低潮時, 太太比較主動,李安遷就太太的行程。當他高峰時,李太太則要陪李安四處出席各項活動。 肥水不流外人田 因《綠巨人》票房成績不佳,李安一度萌生退意,是父親的鼓勵使他重新振作起來。然而 ,老人於2004年對他講完“戴著鋼盔向前衝”這句話兩周後即心臟病突發過世。傷心的 李安在《斷背山》片尾打上“謹以此片獻給父親”字幕以告慰慈父的在天之靈。 李安的母親現居台南,老人身體健康,晚間愛看日、韓和大陸的電視劇。 比李安小3歲的弟弟李崗受哥哥影響,也從事影視業。曾經創作了電影《條子阿不拉》和 《今天不回家》的劇本,並且執導了《條子阿不拉》。近年往來兩岸拍攝影視劇,他製作 的電視劇《後天美女》曾在大陸播出。 前不久,“肥水流了外人田”──李崗聽從李安勸告,沒有購買《斷背山》在台灣的發行 版權。結果影片大賣,不到3天就破了千萬大關,一度排在台灣周票房排行榜首位。 李安的兩位姐姐現居台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9.208 ※ 編輯: cvikks 來自: 59.112.9.208 (05/17 20:01)

05/17 21:02, , 1F
感謝分享! 記得李安煮菜多年 也愛做菜 可能太忙生疏了
05/17 21:02, 1F

05/17 23:10, , 2F
謝推!! 也推張靚蓓,最近正在慢慢看十年一覺電影夢:P
05/17 23:10, 2F
文章代碼(AID): #14QmRMCp (Ang_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