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巨機登場!hTC One Max 開箱&簡單心得

看板Android作者 (genkiboy)時間10年前 (2014/02/28 17:3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本 LG G2 用得挺順手的,但因為之前有機會把玩了一下別人從中國帶來的 OPPO N1 之 後就愛上了那種一手無法掌握的感覺,所以從那時就又開始想要換機了 .................但當時市面上比較容易找得到的巨機大概就只有 Samsung 的 Note 3 ,不過之前也稍微短暫的用過了 Samsung Note 第一代,所以還是想試試其他牌子的巨機 。就在 Samsung 的 Note 系列已經出到了第三代的時候,hTC 的巨機 One Max 才終於姍 姍來遲,不過沒關係,遲來總比不來好,終於!我也擁有一手無法掌握的新玩具 hTC One Max 啦!因為美國其實比較晚才開賣,再加上我又偷懶大拖稿,所以這篇開箱其實來得有 點晚,但為了紀念第一支巨機到手,還是來簡單的開箱寫寫心得吧~ 圖文:http://genkiboy83.pixnet.net/blog/post/40795453 OPPO N1 跟 hTC One Max 一樣都是 5.9 吋的大小,比 Note 3 的 5.7 吋又大上一點, 既然要買巨機,就直接買更大隻的就對了! 【開箱&外觀】 以往 hTC 的手機在美國會因為電信商的關係有不同的客製版包裝,不過這次 One Max 的 外盒包裝除了多了電信商的商標以外,包裝幾乎與台灣所賣的相同。 很簡單內容物,只有手機本體,簡易說明手冊,充電器跟傳輸線,美國的手機幾乎都不附 耳機的。 One Max開機照~ One max 正面上方有88度廣角的210萬前鏡頭角,還有電話聽筒與 Boomsound 喇叭。 正面下方也有一組繼承One 家族特色的 boomsound 喇叭,這組喇叭的效果跟聲音都挺不 錯的,有機會玩的話可以試試看放張紙片在喇叭旁,真的可以看到空氣的震動! 底部有充電孔跟麥克風,很奇怪的是從 hTC ONE 之後開始,Qi 無線充電的功能又通通被 取消了,當時為了蝴蝶機買了好幾組充電板,本以為無線充電會成中高階機種的趨勢,沒 想近期很多手機都沒這功能了,現在要幫手機充電又要乖乖的插上線了.... 機身左側是開啟背蓋用的卡榫。 機頂有耳機孔跟作為遙控器用途的紅外線發射器,雖然主要功能是拿來當電視遙控器使用 ,透過一些APP也可以拿來操作相機 (其實手持裝置當作遙控器這功能以前在 Palm 時代 的時候也就有了,想當初我都還拿著 Palm 當遙控惡搞賣場跟學校的電視.....)。說也奇 怪,原本幾年前手機上的紅外線都已經被視為過渡時期的產物,當時紅外線的功能不外乎 是在手機之間互傳名片或是用來連線貪食蛇(EX:經典的6150,知道我在講甚麼的,你已經 不小心透漏了你的年紀了 ˊ_>ˋ) 這幾年裝置之間的連線都已經透過藍芽連接等方式逐 漸取代紅外線,但最近各家又開始不約而同的開始把紅外線的功能再度加了回來。 右側是音量跟電源開關,因為 One Max 體積比較龐大,所以電源設計在側邊也是比較合 理的位置,可以在握住手機的時候順手去按壓,很多韓系的手機也都是採這樣的設計。 背蓋下方有 4G LTE 的字樣,代表有支援 4G LTE 網路。背蓋的密合度似乎沒辦法做到緊 密的貼合,幾乎每隻 One Max 都有一點小縫隙 主相機是採用的是 hTC UltraPixel,雖然只有四百萬,但是單純的拍照記錄跟上傳到網 路上已經是很足夠了,從去年開始手機的相機也開始不玩拚像素的老路,而改採拚低光源 拍攝能力跟畫質的純淨度,手機拍照的能力已經逐漸變成各家對決的一個點。鏡頭下面那 個看起來像黑色補丁的東西就是 One Max 主打的指紋辨識器,但跟 iPhone 5s的指紋辨 識不同的是,iPhone 5S的指紋辨識要解鎖的時候只要手指放在 home 鍵上就可以邊喚醒 邊感應指紋,但 One Max 的指紋辨識卻需要先按電源喚醒手機然後再滑動手指去解鎖, 步驟比較繁瑣一些。 背蓋上有著 hTC 的商標,配合銀色的背蓋在光線下具有一定的質感。 背後這三個小接點是用來接原廠出的電源保護套用的,不過似乎很少人買這個配件。 特別買了個One Max專用的安卓機器人圖案矽膠保護套~ LG G2 (上) 與 One Max (下) 雖然都是採用 IPS 面板,但顏色跟亮度的表現都有很明顯 的不同,LG G2 整體的亮度是稍微亮一點,不過因為 One Max 的螢幕本身就比較大,背 光的亮度也會因為螢幕面積變大有一點影響照射效率。顏色的部分,兩者都有一點色溫上 的差異,G2 多了一點粉紅色的感覺,One Max 的顏色都有點偏綠偏黃一些,但我自己的 感覺是 G2 的顏色比較準一點,不過兩隻不放在一起看的時候其實很難感覺得出來色溫上 的偏差。 One Max 跟 LG G2 比大小~5.9吋跟5.2吋雖然都是五吋以上的,但5.9吋跟5.2吋還是可以 明顯看得出來兩隻的大小差異。 平常的比較都是擺在旁邊,大小的差異可能還沒這麼明顯,但是用 One Max 幫 G2 拍一 張照之後,再放大到全螢幕,就可以知道 One Max 的可視範圍到底有多大了!基本上螢 幕的範圍可以將近一比一的把 G2 給塞進去....... 除了5.9吋跟5.2吋的巨機相比一下,再把3.5吋的iPhone 4也拉進來一比,可以發現 iPhone 4也可以一比一的塞進 G2 的螢幕裡.......想當初 3.5 吋的 iPhone 已經是眾 多手機中的巨機了,但現在3.5吋的手機只能算是“古巨機”.................. 大大小小排排站,7.9吋、7吋、5.9吋、5.2吋,今晚你選哪一隻~ 【拍照測試】 One 系列 UltraPixel 強調低光源也能拍,實際上拍攝出來的效果以手機來說也還算不錯 ,但真正要追趕上真正的相機還是稍微有點距離。 One Max 的 HDR 效果相當的不錯,除了用在室外高反差的環境外,對於室內很多人造光 源的場合來說 HDR 也能幫助減少高光跟暗部的反差,更能完整呈現現場的氣氛。 One Max 的近拍能力也算不錯,之前用過的幾隻 hTC 手機,每次只要光線不足或是主體 反差太小對焦就很容易對不到,One Max 在近距離對焦的速度跟準確度上有了很明顯的進 步。 【系統&操作】 One Max採用的是新版的 Sense 5.5,以往安卓手機的程式集都只能簡單的做排序而已, 沒辦法透過資料夾或是分類來有效的管理,但 Sense 5.5 可以把程式集裡的所有程式按 照分類整理在資料夾裡面,這對於我這種有強迫整理症的人絕對是一大福音,終於不用看 到所有的程式散落在畫面裡,然後要一直刷很久才找得到要的那個程式........... 一般原生的 Android 系統是沒辦法自行設定快速設定的順序跟內容,Sense 5.5 提供了 一個可以自己設定的快速設定的功能,LG G2 也有個類似的功能,這對於使用者來說在操 作上又增加了更多的便利性。 One Max 從一出廠之後就是使用 Android 4.3 的版本,至今還沒有提供 4.4 的升級。另 外美國販賣的的 One Max 都只有 32GB 的版本,基本上就是要消費者強迫中獎,不過價 格還是比較便宜一些,Verzion 版的 One Max 定價只要 599鎂,稅後大概 660 鎂,比台 灣 16GB 版本剛上市的訂價的還便宜一些,這也算是強迫中獎的好處吧..... One Max 雖然採用的是 S600 APQ8064T 處理器,而不是 S800 這點一直被很多人嫌,但 綜觀同期的幾隻巨機其實也都是只用 S600 的處理器而已,像是 OPPO N1 跟 LG G Pro 等,推測大概是電池續航力的問題,因為超大螢幕本身耗電就很大了,如果再配上 S800 ,可能手機大概每半天就需要充電一次。因為我的前一隻手機就是採用 S800 的 G2,正 常的使用下大概每半天就準備要充電一次,反而換到 One Max 的時候大概可以多用個好 幾個小時,所以個人猜想電池續航力應該就是讓這些巨機無法使用 S800 的癥結所在。 雖然 One Max 只採用的是 S600 處理器,但是其實在效能上整體排名還是很前面的。 S600的3D效能稍微比 S800差一些,但其實對於我這種幾乎不玩遊戲的人來說這種差異幾 乎是沒有任何感覺的。 LTE 的速度測試,LTE 真的是很棒的東西啊!速度幾乎已經直逼家用寬頻服務了,不過價 格也是不便宜就是..... 心得結語: 我有過 Senstaion、Amaze、One S以及蝴蝶機,hTC 這兩三年的中高階機種幾乎都擁有過 ,也越換越大隻,算是 hTC 忠實使用者了,One Max 是在我用過這麼多 hTC 手機中目前 最滿意的一隻。One Max 雖然是 hTC 旗下全新的產品線,也是第一隻支巨機,但完全承 襲了 One 系列的好口碑,整體使用上來說都沒有甚麼太大的問題,操作上也相當的順暢 ,以前都覺得 Sense 有點拖慢系統反應,恨不得能夠移除掉換個乾淨的原生介面,以往 毀譽參半的 Sense 介面在這也有了很大的進步。One Max 的 Boomsound 喇叭也因為機身 變大,相對的也能帶來更好的聲音效果,拍照也沒有 One 系列初期的那種紫光問題,從 效能到外觀整體來說算是滿完整的而且成熟的產品。 雖然說 One Max 沒有太多的問題,但其實還是有些小地方可以改進,就操作上來說, hTC 並沒有把 One Max 當成巨機來設計,所有的操作介面幾乎跟 One 以及旗下其他產品 都相同,但是像是 G2 雖然只有 5.2 吋,但 LG 還是加入了單手操作的介面,讓撥號鍵 盤偏右或是偏左,方便單手撥號使用,Samsung 也有類似的設計,雖然沒有單手介面還是 能夠操作 One Max ,不過若是能加入單手設計的介面會讓人感到貼心,而這部分也不需 要等到下一代產品出來才做改進,這只是軟體介面上的問題,若是有心的話,透過之後的 更新直接把這功能加進去更能讓人感覺到 hTC 售後服務上的用心。另外指紋辨識功能雖 然是 One Max 主打功能之一,但其實整個操作的流程上跟 iPhone 5S 相比較不直觀, iPhone 5S 的喚醒解鎖基本上是同一時間就完成了,One Max 還要先按喚醒再刷指紋,而 且指紋還是得用刷的,不是直接放上去感應就行,在操作的步驟上就顯得有點冗長。以往 其實我也是不鎖手機的人,但因為 One Max 多了個指紋辨識的功能只好找自己麻煩多鎖 一下,不然這功能也是多花錢買進來的,不用好像又有點浪費......。One Max 的指紋辨 識方式跟很多筆記型電腦上的指紋驗證方式雷同,都是透過滑動手指進行指紋的掃描,而 這技術大概在10年前的筆記型電腦上就有了,不算是特別新的應用功能。個人推測 One Max 增加指紋辨識的功能大概只是因為背蓋面積太大,但又沒有像 G2 的那樣的後置式按 鍵或是像 OPPO N1 那種觸控背板的功能,為了讓使用者有點事情做,就只能先暫時塞個 指紋辨識的功能上去,要不然實在想不到有甚麼理由 hTC 要用個半自動的指紋辨識功能 。而這問題不知道有沒有辦法靠之後的軟體修正來修補,讓指紋辨識的功能一直處於待機 的狀態,只需要刷手指就能直接解鎖,不需要再按一次電源,如果能這樣改進,指紋辨識 的功能就會比較方便一些。之後若是有二代的話其實乾脆也可以把指紋辨識的功能拿掉, 換成一個小的滾輪在後方或是機側,這樣在單手操作的時候就可以比較方便的上下滾動畫 面,在握手機的時候就不需要用很彆手的姿勢用手指去上下滑動螢幕下。當年 Plam 時代 的後期機種也是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所以 Sony 的 Clie 系列 (大概只有骨灰級3C玩家知 道我在說甚麼.....)也是為了因應單手操作的便利度而在機身側邊增加了滾輪,其實從這 邊就可以看到手持裝置的演化史真的是一直在循環,大變小,小又變大,遇到的問題其實 也都是差不多,這時候又要感嘆一下,有時候當科技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同時的產生新的 問題,又或著說其實問題一直沒解決,只是被另外一個新的問題而掩蓋了而已....... 用了差不多兩個月左右,除了前講到的小問題外,整體來說算是很滿意的。另外,拿著 One Max 在外面用的時候常常會變成路人的焦點,因為實在太大隻了,所以常常有人以 為這是 Samsung 的 Note 嗎?當然,我適時的來個機會教育一下,順便幫 hTC 廣告一下 ,但這也顯示了 hTC 在巨機推展的腳步上真的慢了很多,在美國這邊大家看到巨機都只 知道 Note 而已,這點 hTC 還得多加油! 拖了兩個月....終於寫好這篇了~END~ -- 我的地球足跡from台灣 中國香港北京南京深圳廣東上海‧重慶~ 美國紐澤西紐約加州舊金山洛杉磯聖地牙哥西雅圖~ 日本東京‧琦玉‧九州大阪~ 未完~待續 http://genkiboy83.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23.218.65 genkiboy:轉錄至看板 MobileComm 02/28 17:33

02/28 22:52, , 1F
古巨機 哈哈哈哈
02/28 22:52, 1F

03/01 06:34, , 2F
SONY ZU表示
03/01 06:34, 2F
文章代碼(AID): #1J45V7Tw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