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吧~~台大農藝 by徐君儀(B88601013)

看板Agronomy-89作者 (mikelin)時間15年前 (2009/06/04 15: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Agronomy-87 看板] 作者: mikelin (mikelin) 看板: Agronomy-87 標題: 親愛的朋友,好久不見 by徐君儀(B88601013) 時間: Thu Jun 4 15:47:34 2009 轉寄有為青年徐君儀媽媽(B88601013) 的想法,非常有心,超敬佩!! --------------------------------- 親愛的朋友,好久不見~~~ 在我來美國學設計後,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我做了很大的性向上和生命方向的大轉變, 加上現在所學和所遇到的一些事,這幾年萌發了聯繫我所學的一些念頭,以前這些想法 都只是在心裡,但這次因為系上的危機,讓我做了一些整理,剛好也因為客戶的接觸 而有些更實質的發展機會。 以農藝系的立場來說,當然不希望生統祖被獨立出去,但無論生統組對本系有多重要, 在對院和對校的立場來說,當然是從拓展的角度來思考而有不同的方向。 我想,以我們來說,與其強調生統對我們重要性的,更重要的重新審視農藝系的中心價值 與我們對台灣的重要性。農業在已開發及接近已開發的國家的社會價值觀中,不可否認 的都是逐漸式微,無論台灣、日本或美國都是一樣的,但是農業本身的重要, 則不曾減低過。 台灣人在食性上也是 M 型走勢,但無論經濟能力可否負荷,有機概念及精緻農業的 模式是肯定的,台灣本身也充滿了需要幫助的小農及相關組織。我目前剛好因為客戶的 關係接觸到一個機會,有人捐了一筆土地給原住民團體,他們有心想好好種植, 發展當地的農業,但是自己完全不了解當地的土壤形態與氣候合適種什麼, 如何發展,於是乎有心卻沒有方向,無從做起。如果我們能夠藉這個機會,進行產學合作 ,將學術帶入實際運用,不但讓當地的原住民得到適當的學術協助,更可以讓農藝系的 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農業技藝發展的目的與實地運用的方向,要說愛台灣,沒有比實際 幫助台灣在地農民更實際的做法,而要培養系上學子對系的熱情與專著, 也沒有比實際產學合作的體認更好的做法。而生物統計和田區試驗在整個計畫中將是不 可切割的重要一環,若日後要切割,院方也必須慎重考慮並提出好的配套措失,而不只是 倉促的為立系而立系,對本系對本院都不失為一個不同的方向和好的機會。 當然,一個農業輔助計畫不是僅僅有學術背景和有人有地就好,實際產銷經驗行銷模式 都非常重要。所以系上若真的願意趁此機會向外發展,我可以積極的與一些成功的 機農場,與國外合作的農場亦或是產銷班聯繫,加強學術與實務的配合,若發展順利, 亦可以請農場主人來系上演講、研討或者分享經驗,更甚未來可以提供在校生實習機會 (以我個人角度會覺得可以列入選修,如同東京大學有必須實際體驗的課程,需離校實習 並需定期報告)。本系“多元性“的風氣之盛,在本屆(B87)有明顯的展現,設計的設計, 跳舞的跳舞,電資的電資,做生意的做生意,當然也不乏農業從業人員,與其加強 多元性的培養,應著更重于精神教育,對本系應抱持的正確觀念和對社會福利的貢獻, 增加對系與對己的自尊與自信。 若能有一些成功培育台灣在地農民的經驗,未來甚至可以發展與農技團合作,援助邦交 國農業技術與產銷,台灣有實際的農技團其實是我們自己很大的一個寶藏, 雖說制度上和現階段狀況尚不到合作階段,但若能把眼光放到對國際協助, 對農藝系本身,甚至對台大的國際化都有極大的推動,有對國際協助的經驗與能力, 更能積極從事與國外名校作技術交流或交換學生等活動,無論農業升級也好, 台大升級也好,不從自身方向和貢獻做起,是很難跨越目前所遇到的困難的, 如何從國內和校內能把握的資源做起,加強對社會回饋與貢獻,由社會需求提供研究路線 然後將研究成果真正貢獻給社會需求,雙向提升能力與動力, 我想,會是解決目前農藝系困境的一個方向。 我將這些小小的意見,寄給了系上的老師們,希望能提供一些發展的參考,更希望 所有系友們能集思廣益,能提出更多資源及嘗試與其他管道對話。因為7月初就要招開 院會了,所以當然如果這個計畫要推動,自然也得盡速開始聯繫,希望能夠給系上一些 協助。雖然我現在不是從事相關行業的工作,但也因此能夠接觸不同的思維與資源, 無論結果如何,都希望盡我最大的能力回饋系所,學校與台灣,目前我人在美國, 八月會回台灣約一個月,所以若有任何我可以提供協助的部份,請與我連繫, 讓大家都能為這個大家庭盡一份力! B88601013 徐君儀 Je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03.2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03.226
文章代碼(AID): #1A9tnDVc (Agronomy-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