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台北天文館] 觀測通知:9/1御夫座流星ꬠ…

看板Agronomy-87作者 (超帥麥克林)時間17年前 (2007/08/21 01:51),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ky 看板] 發信人: SolarMax.bbs@binary.csie.ncu.edu.tw (尋找中央鐵道迷), 看板: sky 標 題: [轉錄][台北天文館] 觀測通知:9/1御夫座流星雨可能有爆發 發信站: 中大資工二進位的世界 (Thu Aug 16 18:26:09 2007) 轉信站: ptt!ctu-reader!ctu-gate!news.nctu!news.ncu!news.csie.ncu!BinaryBBS http://www.tam.gov.tw/news/2007/200708/07081503.htm 觀測通知:9/1御夫座流星雨可能有爆發 http://www.tam.gov.tw/news/2007/200708/Finazzi1-meteor2006.jpg
An early morning meteor over Italy in Nov. 2006. This is what an Aurigid might look like. Photo credit: Antonio Finazzi.   8月中旬連續好幾天的豪大雨,不僅讓各地水患頻頻,連英仙座流星雨也 被豪大雨淹沒了。那,什麼時候還有機會可以看大流星雨?嗯...或許9/1 就有個機會喔!流星雨專家預測:2007年9月1日,御夫座流星雨(Aurigids )可能會有爆發,最多或許可達每小時上百顆的狀況。臺灣地區可在9/1 晚上21:00過後御夫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從東北方升起後開始觀賞,恰尚在 預測的極大期最佳觀測時間內;但是因逢月齡19-20的虧凸月,整晚都有 月光影響,觀察時盡量背對月亮為佳。 御夫座流星雨的流星明亮而富色彩,其母彗星應是長週期彗星C/1911 N1 (Kiess)彗星,過去2000年左右只拜訪過太陽系內側2次而已。 地球在上個世紀內,曾至少三次與Kiess彗星塵埃尾跡遭遇過--1935年、 1986年和1994年。不幸的是,鮮少有人特意駐足戶外進行觀察,只在1994 年有南加州的流星觀測老手Bob Lunsford和George Zay目睹御夫座流星雨 明亮的藍綠色流星秀。這群為時不長的流星秀有兩個特點:明顯缺乏暗流 星,以及流星色彩非常鮮明。流星雨專家計算Kiess彗星的軌道,預測今 年9月1日,地球應該會經過Kiess彗星於西元前83年回歸時所遺留的塵埃 尾跡,使御夫座流星雨有增加的趨勢。不過,此預測是否屬實?看過了才 知道! 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流星體環境 研究室(Meteoroid Environment Office,MEO)Bill Cooke表示:由於 目前對於長週期彗星所遺留的碎屑所知甚少,因此御夫座流星雨的真實狀 況,可能完全沒有,也可能是場精彩的天然煙火秀。 芬蘭天文學家Esko Lyytinen和加州SETI研究所的Peter Jenniskens、加 州理工學院的Jeremie Vaubaillon等人都是專門研究彗星塵尾跡動力學的 專家,曾在7年前首度提出關於御夫座流星雨的預測。相關模型經過多年 來的修正,他們認為2007年的御夫座流星雨爆發的極大時間應該會在9月1 日19:36,誤差約20分鐘,極大期大約只會延續2小時左右。Vaubaillon表 示他個人認為流星數量頂多每小時100顆左右,但其他同僚比他樂觀,認 為流星數量可能不只如此而已。 Cooke的同僚Danielle Moser另有一套流星雨預測模型,他預測的御夫座 流星雨極大時間在9月1日的19:26--與Lyytinen和Jenniskens等人的結果 相當符合,但流星數量可能並不多,沒有爆發的現象。 流星雨和彗星專家對來自長週期彗星碎屑的流星雨特別感興趣,原因在於: 1.長週期彗星的拜訪常帶來驚喜。長週期彗星的「家」在太陽系外側的奧 特雲區(Oort Cloud),在此陰暗幽冷之境待了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之 久,直到受到某種擾動使其改變軌道後才可能進入太陽系內側。由於常 是「意外驚喜」,因此長週期彗星有撞擊地球的威脅性。Jenniskens等 人就是藉由研究與長週期彗星相關的流星雨,因為有流星雨就代表有某 顆彗星在那裡,再由這些被彗星遺棄在軌道上的物質找出彗星在何處。 2.長週期彗星的流星可能帶著初始太陽系的訊息。絕大部分的流星雨,如 英仙座流星雨或獅子座流星雨等,都是來自短週期彗星,每隔幾十年到 幾百年就會回到太陽系內側一次;它們的冰狀表面經常受到陽光反覆加 熱與蒸發,它們留在軌道上的灰塵因而是已經被太陽輻射「加工」過的 結果。但長週期彗星鮮少經歷這樣的反覆加熱蒸發過程,它們的表面保 有更多經過數十億年長期暴露在宇宙射線轟擊的原始成分。或許正是因 為這些原始的成分使得它們的塵埃落入地球大氣的過程中會發出奇特的 顏色。 為什麼1994年御夫座流星雨的流星會呈現藍綠色?它們真的是來自Kiess 彗星原始表面的碎片嗎?沒人知道正確答案。不過Jenniskens指出:1995 年的麒麟座Alpha流星雨的母彗星可能也是顆奇怪而未知的長週期彗星,當 時麒麟座Alpha流星群的流星穿過大氣層的深度,比其他流星體大小與速度 相當的流星雨還深了5公里左右(一般流星的高度距地表約80-100公里左右 ),而此群流星的鈉含量非常低。御夫座流星雨會不會也有類似的狀況而 讓它充滿顏色?為了解答,Jenniskens等人準備利用兩架私人噴射機到距 地表45,000英尺、不受污染的高空中,以光譜儀、相機和望遠鏡等觀測御 夫座流星的速度、穿越深度和化學組成等。 2007年9月1日,等著答案來臨吧! 參考資料: http://science.nasa.gov/headlines/y2007/08aug_aurigids.htm?list69450 2007.08.08, KLC -- 〒作者:SolarMax 來自:critias.astro.ncu.edu.tw ◎二進位的世界【140.115.50.50‧bbs.ncu.cc】

08/17 00:42,
推一個!!!
08/17 00:42

08/17 09:41,
推兩個!!!
08/17 09:41

08/17 17:21,
推三個!!!
08/17 17:21

08/18 08:49,
四個!!!推
08/18 08:49

08/19 18:49,
五個!!!
08/19 18:49

08/21 01:50,
借轉! 謝謝~~! :P
08/21 01: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54.169

08/21 01:51, , 1F
大家一起去看吧~~ 去海邊如何? XD
08/21 01:51, 1F
文章代碼(AID): #16oTI8UW (Agronomy-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