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從北科大到台大...大學重金錢更勝文資

看板AfterPhD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1月前 (2024/05/17 16: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從北科大到台大...大學重金錢更勝文資 教育精神也歪了 2024-05-17 13:30 聯合報 / 記者何定照 屬台大所有的台灣史巨擘曹永和故居等近來掀都更風波,是今年第三起大學擴建槓上文資 的新聞事件。當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在台北科技大學要求下、含多處古蹟的竹北六張犁聚 落在陽明交通大學規畫下,都引起大學擴建VS.文資保存爭議,讓人不禁疑問大學們在少 子化趨勢下仍想擴建,究竟為了什麼? 大學圈地爭議從上世紀末開始延燒,從含部分交大用地、原稱「璞玉計畫」的新竹「台灣 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到台大竹北分校、清大宜蘭分部、台南大學七股校區等不勝枚舉。 這些案例最後要不卡關,要不停工,學校還挨地方民眾罵騙子;近年桃園航空城也仍積極 為多校圈地,只是之後不見進度。 看待之前的大學圈地事件,政大地政學系兼任教授徐世榮認為可說都是地方政府和大學合 謀。地方政府拉大學進來圈地,一來可藉此「繁榮地方」拉選票,更重要的是在興辦事業 計畫乃至執行土地徵收作業時,能用「建大學」合理化相關計畫所需「公益性」等條件; 學校則樂得平白多塊地,充實校產與財源。 大學從圈地到文資都惹議 北科大計畫卡關 然而或許因為以往大學圈地案例部分因民眾抗議迫遷下未成,其他即使遂願,也因校地空 白遭質疑,近年好些大學不再積極跟著政府掠奪民地,而是將眼光轉向文資。 以建啤案為例,北科大就是在校友會積極運作下,一度換來前行政院前副院長鄭文燦點頭 ,要動用中央職權將建啤逕行變更為文教用地,撥用給北科大。此舉自然惹得爭取保存建 啤多年的文資團體跳腳,發動連署抗議,媒體也廣為關切,目前北科大搶地計畫暫時卡關 。 陽明交大也看上六家古厝群所在地竹北六家校區,打算與群聯電子合作興建大樓,立即引 來客家文化學院師生反對連署。風波雖在群聯電聲明中止捐建大樓案後暫時平息,但從陽 明交大副校長兼客家學院代理院長稱「相信未來還是可在良好基礎上前行」說法中,校方 顯然並未轉念改以文資為重。 曹永和故居案 學者籲台大應思考教育精神 而在台大案例,雖然曹永和故居等帝大官舍尚無文資身分,台大也並非要搶他人土地,且 並非要建台大專屬校舍或企業大樓,但只要台大答應與一旁民眾都更,曹永和等人代表的 台灣重要文化歷史就會煙消,何況台大也確實已拆一棟官舍。也難怪諸多學者呼籲台大應 思考社會責任與教育精神,為了都更犧牲文史,是否值得? 三校不約而同輕忽文資呼籲、傾向新建大樓,自然有其理由。北科大、台大說法分別是校 舍及教職員宿舍不夠,陽明交大則是要與企業合蓋大樓,稱是產學合作。但誠如陽明交大 抗議師生所言,此舉不僅未顧及歷史、教育與交通等衝擊,也違反程序正當性。 地點必要性遭疑 大學盲目接受企業主導? 而就地點必要性來說,如陽明交大教授所指,光復校區明明更寬廣,校方與企業卻非要選 六家校區,恐怕是因看上竹北寸土寸金,只要捐建大樓就能優先取得使用權。一番話令人 聯想校方是否真如抗議者所說,為了獲取校務基金而盲目接受企業主導,甚至恐有圖利特 定企業嫌疑。 地點必要性同樣是各方質疑北科大的理由。文資團體舉證歷歷,稱北科大明明已有多棟校 舍與校地,卻拿來當商場甚至租給企業美稱「產學合作」,還非要建啤這塊地。何況若真 需校地,大可透過教育部協調取得其他關閉的私校校地。 少子化下財源有短缺壓力 校方難顧文資 在台大案例,文資文史人士則指民眾大可自家都更就好,不須強要台大參與,所謂沒台大 就不行的說法,只是想擴大地基分攤成本、取得更大利益。台大這方點頭,理由固然是教 職員宿舍不夠,但當教職員數量隨著少子化逐年減少,校方若從長遠考量重新盤點,再與 曹永和故居等代表的台灣文史地位相衡量,誰輕誰重、哪些事物毀掉就難再,應該很明顯 。 少子化趨勢下,台灣校舍空洞化必然加速;另一方面,文資毀了就沒有。在此情況下,各 校究竟是否必要不斷擴建校舍等,又是否非要選文資下手,難免惹議。當然,正如學者所 指,少子化下的財源短缺壓力,恐怕才是校方難顧文資的真正理由,但當大學為生存變成 把謀取金錢放在首位,不惜犧牲本該在意的文資與人權處境,大學應有的教育視野與社會 責任精神,恐怕也歪掉了。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366/796805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715936289.A.4D9.html
文章代碼(AID): #1cHnmXJP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