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高中生攻讀人文類科僅19% 中研院士也來搶救

看板AfterPhD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9月前 (2023/08/31 07:50),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9月前最新討論串1/1
高中生選系「偏食」…攻讀人文類科僅19% 中研院士也來搶救 2023-08-31 05:58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考分會統計近年外語群等人文社會相關學群缺額率居高不下,成為大學討論來年招生名額 時首先減招的對象。教育部最新一期大專校院概況統計指出,就讀人文類科學生佔比僅不 到20%,外語等學門近年人數亦持續下跌。學界指出,高中生選系階段即開始「偏食」, 國家政策也不斷強化優秀人才只能當醫生、工程師,而未想到文學家、金融家等可能性。 教育部111學年大專校院概況統計將大學學科粗分為三大類,根據統計,攻讀生命科學、 物理及化學科學的科技類科學生最多,占比高達45%,其次則為社會類科35%,人文類科包 含教育、藝術、人文等學門僅19%。 又綜觀細部統計,教育部將大專校院細分27個學門,人文學門106學年還有1.5萬名學生, 111學年僅剩1.3萬名;外語學門106學年約9萬名,111學年剩7.4萬。反之,資訊通訊科技 學門近年則略增,從106學年的8萬增加為8.3萬人。人文社會學科式微,近期也引發王汎 森等中研院士關切,願赴高中和學子講學。 不只大學端,一不具名高中老師分析,高中生選系「偏食」是近年顯而易見的趨勢,也導 致近年西半部不少明星高中人社班陸續關閉,且不少注重升學的高中,一類組班級近年都 在減少中,只要有讀書能力多傾向進入二、三類組,如學校去年一類組班級直接少掉一個 班,也影響老師排課。 全教會副理事長張瓊方表示,國家資源近年非常偏向理工科,甚至高中端競賽也側重理工 科,人文學科除奧林匹亞地理競賽外幾乎很少,可見教育端在人文學科投注的資源明顯少 於理工科,而家長、學生也很實際,既然國家投注資源在理工科延伸產業且薪資優渥,學 生當然往此流動。 張瓊方也指出,國家政策不斷強化資通訊產業是護國神山,優秀人才只能當醫生、工程師 ,卻未想到文學家、金融家等可能性。國內想復振人文學科,不能只靠單純的開設課程, 而是應比照理工科搭配政策配套,才可能有全面性的改變。 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學生選擇科系、未來徑路還是要以自身興趣為主,高中端社會科也 開設探究與實作等課程,嘗試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人文社會學科。然而國發會仍會整體 評估國內產業,由教育部和大學研處整體高教人才養成,近年全世界資通訊產業發展迅速 ,國內也要考慮產業發展需求。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405765?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人文學科近年不振 大學自救也盼國家給配套 2023-08-30 22:40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最新一期大專校院概況統計指出,就讀人文類科學生佔比僅不到20%。學界指出, 高中端仍有一批學生對文史哲等純人文學科感興趣,但最終選擇大學校系時多會遭同儕、 家長「勸退」。若欲復振人文學科,不只政府應拿出配套,大學端也要嘗試調整方向自救 。 近年高中生選系偏食,過去風光一時的明星高中人社班也陸續關閉,引發人文學科學者憂 心。近期中研院數名院士亦親自出馬,期盼於高中端推動人文經典等閱讀課程,初步鎖定 數間明星級女中人社班,盼復振高中生對人文學科的熱情。 但有學界人士認為,人文學科近年積弱不振,在社會風氣不變條件下,課程對象僅對少部 分學生,很難靠數場講座、開辦課程就復振。若有心想復振人文學科,學界應嘗試讓政府 拿出政策,否則僅靠學者單打獨鬥只是杯水車薪。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作家祁立峰觀察,近年到高中端宣講,發現高中端還是有一群學生熱 愛文史哲相關科系,但近五年來社會確實「重理工、輕人文」,學生若想投入人文學科, 多不免遭同儕調侃:「以後要去幫客人刷條碼。」 祁立峰認為,文史哲等基礎學科沒有明確對應的產業,一直是部分學校招生上的難處,於 是近年人文學科也嘗試聚焦應用,和傳播、出版等產業結合。但他也坦言:「不太可能逆 轉讓更多學生選人文學科。」而大學端還是要嘗試自救,找到出路。 政治大學教務長林啟屏則表示,若政府能提出政策引導,會是較顯而易見、快速的方式, 但若向高中生開辦課程,讓學生了解人文學科攸關文明進程,就有機會引發興趣、滲透學 生。 林啟屏也指出,如果以職業連接學系的角度來思考,人文學科多會被社會拋棄,但未必是 文明發展之福,甚至可能帶來更多時代的毛病。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405768?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人社領域式微院士出手搶救 教育部推培育計畫引發興趣 2023-08-30 19:43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近年來大學資通訊科系外加名額愈來愈多,但人文社會學科則逐年減招、整併,人才培育 恐失衡。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8/30)表示,國發會評估產業整體發展,統整未來人才產 業需求,提供大學參考並規劃;教育部同時也推動「人文與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 ,盼引發學生對人社領域的興趣。 考分會統計,近年外語群等人文社會相關學群缺額率居高不下,成為大學討論來年招生名 額時首先減招的目標;然而受國家政策影響,資通訊相關科系名額則不停外加、愈招愈多 。 教育部今天舉行部務會報,教育部長潘文忠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國發會評估國家產 業整體發展,統整未來產業人力需求,由教育部提供各大學參考,了解未來校系規劃。國 內也有確實也有重點產業,而面臨國際競爭還是要有人才支撐基礎,教育部適時和大學研 處,考量高教人才養成。 人文學科近年面對招生困境,中研院士朱敬一和王汎森規畫本學期,重新啟動高中「人社 導論和經典閱讀」課程,預計邀請考試院長黃榮村等人進入高中講授「經典重新來敲門」 課程,盼喚醒高中生對人文社會領域的興趣。 潘文忠也說,新課綱社會科設有探究與實作、專題研究等課程,讓學生也有機會接觸人文 社會領域。但產業也會影響學生選擇,教育部已規劃 111年至113年推動「人文與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邀請中研院院士舉辦「人社導 論和經典閱讀」課程,已有18個高中的人社班、語文資優班的學生參加,希望透過計畫, 提升更多高中生對人文社會領域有興趣。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405437?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93439428.A.0F1.html

08/31 10:02, 9月前 , 1F
而未想到文學家、金融家等可能性。阿出社會錢就比人家少
08/31 10:02, 1F

08/31 10:02, 9月前 , 2F
,你叫諾貝爾獎得主來也沒用
08/31 10:02, 2F

08/31 12:17, 9月前 , 3F
19%很少嗎?人文、社科、科學、工程、醫療、法律這麼多
08/31 12:17, 3F

08/31 12:17, 9月前 , 4F
領域中佔19%不低吧
08/31 12:17, 4F

08/31 17:39, 9月前 , 5F
文學家跟金融家不能放在一起吧
08/31 17:39, 5F
文章代碼(AID): #1axzN43n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