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兩岸教育交流驟減影響大?學界看法分歧

看板AfterPhD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2年前 (2021/11/24 11:09), 2年前編輯推噓3(417)
留言12則, 6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兩岸教育交流驟減影響大?學界看法分歧 李宗憲 2021年11月24日 週三 上午9:56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清華大學在校內設置「中國清華海峽研究院」,日前遭當局認定 違反《兩岸條例》等規定開罰,台灣教育部也發函至各大學,提醒兩岸教育交流須符合法 令規定,遭部分大學校長質疑當局因政治需要而壓迫大學。 台灣國立大學校院協會暨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11月中發表聯合聲明稱:「政治是一時的, 學術是永遠的...因政治需要而壓迫大學,歷史證明那些壓迫都是錯誤的。擁有政治權力 者要三思」。 另外,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的校長管中閔也向台灣媒體表示,學術交流、互訪合作是學 術自由的一部分,也是讓自己更進步的方式,這是全世界公認的學術自由准則,「政治力 不應該涉入、破壞」。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1月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則針對台灣清大被開罰表示,這是民進 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正常交流合作的又一惡例,「這種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 對於部分大學不滿台灣教育部發函「提醒」,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表示,政府非常尊 重學術自由,但必須依法行事。 寒蟬效應 不過官方的解釋似乎未讓所有學校放心,台灣教育部發函各校的「提醒」,可能會造成寒 蟬效應。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表示,學校看到教育部的「提醒」,對兩岸學術交流可 能就會持較保守的態度,因為「若政府不鼓勵,大學自己何必自找麻煩」? 張瑞雄向德國之聲透露,「台灣與大陸的學術在民進黨執政後就交流大幅減少,很多事情 都要跟政府同意像是以前大陸跟台灣的學校常辦合作辦研討會,但現在因為大陸人士來台 的簽證非常麻煩,不一定會通過,兩岸關系是政府在主導,學校只能配合。」 延伸閱讀:「匪軍」還是「一家人」 台灣退將與北京的距離 他補充,大陸參訪團過去來台灣絡繹不絕,現在幾乎沒有,其他台灣大學的校長及在中國 教授也都贊同了這個說法,他們稱兩岸學術交流近年的確許多減少,原因可能是疫情所致 ,但也與台海情勢近年緊張有關。 位於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曾與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及廈門大學連續六年輪流舉辦名為「山 海論壇」的兩岸學術交流活動,不過該活動2017年就嘎然而止,根據台灣中山大學校長鄭 英耀的猜測,可能與蔡英文上任擔任總統有關。 鄭英耀向德國之聲解釋:「當時他們跟我們說,兩岸關系敏感時期,中國方面副校長及以 上的主管無法來台灣,或是來台灣有困難等等,所以我們就停辦了。」他無奈地強調,「 學術交流知識分享是好事,不是我說不辦。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向德國之聲指出,兩岸關系及新冠疫情都有影響到兩岸 學術交流的頻率,雖然台灣的大學相對擁有獨立性,但仍可能會受到當局的一些影響。 交流少,影響大? 聶輝華表示,兩方學術交流,可以加強兩岸的互相了解,「這是減少分歧的起點,越了解 就會分歧越少,很多分歧都是因為不了解而導致」。 但對於兩岸交流減少,張瑞雄仍感到憂心,他說:「兩岸學術交流中斷對兩邊的學校都是 損失,交流本來可以促進兩岸互相了解,這些大學生、年輕人未來就是處理兩岸關系的人 ,他們沒有互相了解,兩岸關系就會比較麻煩一點。」 延伸閱讀:大陸學者缺席研討會 兩岸難破冰 不過,聶輝華認為,在學術研究方面,影響可能就沒那麼大。具體會影響的領域是兩岸合 作的學術項目,像是考古、歷史文物相關,或是民族學等。另外,像是台灣有優勢的學科 ,如晶片,則對雙邊學術界都會有影響。 他向德國之聲說:「我們與台灣學者比較好說話,切掉這個聯系,誰來推動兩岸民間交流 ?」他並補充,兩岸交流靠的就是知識份子、商貿及旅游。在疫情之下,學者可以通過網 絡跨界交流,在這個時候應該是要加強(交流)的。 「少了中國,面向全球?」 不過,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則持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兩岸交流少對台灣學界影響不 大,並解釋:「兩岸知識分享是好事,但很多科學研究及年輕世代國際移動力,需要的是 全球視野和全球布局」,意指減少與中國交流,放眼世界仍有許多交流機會。 他向德國之聲補充說,華人社會裡面有交流固然好,少了交流難免可惜,但影響應該不大 ,許多新興科技還是來自於歐美先進國家。當問及交流少會不會影響台灣學生對中國的了 解,鄭英耀指出,因為文化語言相同,台灣網路百花齊放,資訊取得管道多,並不擔心。 鄭英耀強調,並不是反對交流,但當全世界都很自然地走向民主化、對人權尊重、對性別 平等及永續環境發展重視,中國政府和文化卻看似離大家的期待仍有段距離,因此「這對 交流上就沒有一個平等互信的基礎,當這個基礎薄弱時,大家慢慢就就(減少交流)... 但不是反對交流,而是以謹慎的態度來看待兩岸學術的交流,這對中國學術界是個損失。 」 他引用即將離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曾說過的一段話稱「我們跟中國合作交流難免『太 天真』」,並說:從學術來講是好事,但這些年來中國崛起,他們透過許多途徑...基本 上都是用學術名義行政治滲透之實。 」他並稱,歐美各國近年關閉數間孔子學院就是最 好例子。 https://s.yam.com/zwRF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13.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37723363.A.58F.html

11/24 11:25, 2年前 , 1F
放心,兩岸柏楊學說交流,兩岸的黨都會讚許
11/24 11:25, 1F
※ 編輯: zkow (123.192.113.200 臺灣), 11/24/2021 11:34:36

11/24 15:27, 2年前 , 2F
到底是在騙誰呢?中國學者難來台,你怎麼不先問中國政府敢
11/24 15:27, 2F

11/24 15:27, 2年前 , 3F
不敢讓那些學者出門?
11/24 15:27, 3F

11/24 17:24, 2年前 , 4F
讓學者出國有啥大不了? 你家人都還在國內。
11/24 17:24, 4F

11/24 17:24, 2年前 , 5F
又不是只有學者出國交流,外交官和其他中國人照樣出國
11/24 17:24, 5F

11/24 17:25, 2年前 , 6F
中國留學生和觀光客照樣出國,他政府怕了?
11/24 17:25, 6F

11/24 17:26, 2年前 , 7F
又不是幾十年前,還怕左岸的投奔我國當反共義士
11/24 17:26, 7F

11/24 19:20, 2年前 , 8F
就問問清大自己啊
11/24 19:20, 8F

11/25 02:06, 2年前 , 9F
不進萊豬就是阻礙貿易 這句話對不對
11/25 02:06, 9F

11/25 03:30, 2年前 , 10F
這位校長任職的單位,是先前用按讚數來選拔碩班學生的學校嗎
11/25 03:30, 10F

11/25 03:30, 2年前 , 11F
11/25 03:30, 11F

11/26 18:42, 2年前 , 12F
去隔離14-28,回來再隔離14天. 還能辦研討會嗎?
11/26 18:42, 12F
文章代碼(AID): #1XdQpZMF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