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學「老老師」問題嚴重!50歲以上教師6成

看板AfterPhD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5年前 (2019/07/15 20:07), 編輯推噓8(80114)
留言122則, 1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大學「老老師」問題嚴重 !50歲以上教師逼近6成 年改釀延退潮恐威脅高教競爭力 風傳媒 林上祚 2019年7月15日 軍公教年金改革去年7月正式上路,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日前曾就教職人員部分提出擔憂 ,擔心年金改革上路後,教師延後退休的結果,將導致國中小學「老老師」的現象出現。 事實上,國中小學「老老師」問題,在現階段仍屬「杞人憂天」,但反觀在大學領域,因 年改上路,大學專任教師退休年金,每個月被砍2、3萬元情況下,50歲以上專任教師延退 占缺問題將更形嚴重,恐嚴重威脅台灣高等教育競爭力。 根據教育部統計,在107學年度公私立大學4萬7千多位專任教師當中,年齡在50歲以上之 比率,高達56.6%,相對之下,40歲以下之專任教師比率,竟然只有10%左右,讓大學「老 老師」問題成為迫切的危機。 另外,根據同學年度的「各級教育統計概況分析」,107學年度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共計 29.5 萬人,較上學年增加1千456人,其中,幼兒園及國小教師數,因2012年龍年出生兒 童屆齡入學效應,帶動教保人員與國小教師人數分別成長4.5%及 1.3%,但「少子化」的 大趨勢,讓國高中以及大專校院專任教師人數持續減少。 以大專校院為例,台灣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人數,在2014年來到4萬5057人高峰之後,過 去幾年呈現逐年下滑走勢,107學年度大學專任教師人數,已降至4萬3957人。 面對台灣「少子化」現象,大專校院專任教師人數的減少,雖然可以理解,但減少背後卻 是「遇缺不補」,以兼任教師取代專任教師的結果。這也導致了50歲以上「老老師」占缺 問題逐漸惡化,40歲以下年輕教師比率逐年下降的惡果。 10年「遇缺不補」 專任教師年齡急速老化 根據審計部「106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台灣過去10年高等教育專任教師的年 齡結構急速老化,97學年度專任教師年齡未滿40歲之比率,仍有24.67%,但到了106學年 度,40歲以下專任教師比率,大幅減少至10.42%。而在97學年度,台灣高等教育的主力師 資,仍然是40-50歲的中壯年族群(比率達44.44%),但由於過去10年大專院校遇缺不補 情況下,專任教師年齡急速老化,50歲以上專任教師比率,從97年度的30.89%,大幅增加 至106學年度的54.42%,107年度更擴大至56.6%。 然而,年金改革後的「老老師」現象,教育部也知之甚詳。教育部在「107年度各級教育 統計概況分析」報告中特別強調,「少子化衝擊之擴散亦導致師資員額成長停滯,加上年 金改革之延退效應,致107學年整體50歲以上教師數達7.1 萬人,年增8.8%,占總數比率 亦由上學年22.2%上升至 24.0%占比則以大專校院56.6%最為顯著」,該報告的標題,特別 強調「老化問題值得重視」。 事實上,台灣高等教育專任教師高齡化,人才青黃不接現象,早在去年初台大校長管中閔 當選台大校長時,就已拋出這個議題。 當時,管中閔特別以「台大的人才困境」,強調人才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他表示,台大教 師老化問題嚴重,根據「台大2016統計年報」,台大教師結構呈現青黃不接情況,在台大 2109名專任教師當中,資淺教師比例太低,助理教授僅占18.1%,40歲以下老師僅310人, 相對之下,50歲以上教師超過1100人,未來估計超過3分之1的老師將在10年內退休,「人 才問題,已經不是一個遙遠的問題,而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暫無迫切危機 國中小教師相對「年輕」 相較於台灣高等教育「老老師」問題,台灣國中小學「老老師」的問題,反而相對輕微。 根據教育部統計,如果將台灣專任教師年齡結構,與主要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 家比較,台灣中小學的基層教育工作者年齡,反而相對「年輕」。 以50歲以上教師比率為例,台灣國小、國中、高中105學年度50歲以上教師,分別為14%、 12.3%、18.5%,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31.4%、35.4%、38.3%。相對之下,台灣30歲以下教 師比率,國小、國中與高中比率,分別為7.2%、9.2%與8.8%,雖然略低於OECD國家平均值 ,但比起台灣大專校院「青黃不接」現象,台灣的中小學在「老老師」的議題上,至少還 沒有迫切的危機。 根據105學年度統計,台灣國小、國中、高中50歲以上教師,遠低於主要經濟合作暨發展 組織(OECD)國家平均,相對「年輕」。圖為示意圖,非關當事個案。(資料照,顏麟宇 攝) 審計部審核報告指出,台灣大專校院專任教師趨向高齡化,新聘青年教師人數下降,可能 形成人才斷層隱憂,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競爭型經費延續計畫」載述,「國內大學對於 新進學者在初期發展、薪資待遇、升等壓力以及教學與行政負擔等,均未能提供支持性的 發展體系,相較於亞洲鄰國,我國在延攬青年學者整體吸引力甚為不足。」 審計部認為,大專校院教師出現高齡化現象的同時,又面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環境,台灣 大專校院教師薪資待遇漸缺競爭力,未來大量教師屆齡退休時,恐因優秀青年教師招募不 易,形成人才斷層,教育部應該積極研謀改善。 https://s.yam.com/6Dkc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50.1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63192479.A.082.html

07/15 20:24, 5年前 , 1F
我也變老老師了,哎!
07/15 20:24, 1F

07/15 20:39, 5年前 , 2F
這議題"至少"5年前就知道了 但還是無法有啥作為
07/15 20:39, 2F

07/15 20:54, 5年前 , 3F
相當比例的人拿到博士學位都有些年紀了,40以下比例低
07/15 20:54, 3F

07/15 20:54, 5年前 , 4F
很奇怪嗎?
07/15 20:54, 4F

07/15 21:20, 5年前 , 5F
比例應該怎樣才是正常?
07/15 21:20, 5F

07/15 21:23, 5年前 , 6F
這種充滿年齡歧視的口吻令人齒冷
07/15 21:23, 6F

07/15 22:21, 5年前 , 7F
洋博很多。不用怕XD
07/15 22:21, 7F

07/16 00:40, 5年前 , 8F
重點是遇缺不補
07/16 00:40, 8F

07/16 02:12, 5年前 , 9F
《中華民國憲法》第7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
07/16 02:12, 9F

07/16 02:12, 5年前 , 10F
、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07/16 02:12, 10F

07/16 02:13, 5年前 , 11F
這位林某人對此似乎完全沒有概念
07/16 02:13, 11F

07/16 02:14, 5年前 , 12F
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
07/16 02:14, 12F

07/16 02:15, 5年前 , 13F
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語言、思想、宗教
07/16 02:15, 13F

07/16 02:15, 5年前 , 14F
、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
07/16 02:15, 14F

07/16 02:16, 5年前 , 15F
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
07/16 02:16, 15F

07/16 02:16, 5年前 , 16F
為由,予以歧視;其他法律有明文規定者,從其規定。
07/16 02:16, 16F

07/16 02:16, 5年前 , 17F
顯然林某人也不知道就業服務法的這條禁令
07/16 02:16, 17F

07/16 02:17, 5年前 , 18F
看起來國際間流傳我國是非常~~~自由的國家,自由到
07/16 02:17, 18F

07/16 02:17, 5年前 , 19F
許多國民不知道自己國家既有的法律
07/16 02:17, 19F

07/16 03:04, 5年前 , 20F
人家講的是年齡層的"算術",和工作權平等、年齡歧視無關
07/16 03:04, 20F

07/16 03:06, 5年前 , 21F
這篇的核心在目前佔缺的一堆人十多年內全部退休,年輕的
07/16 03:06, 21F

07/16 03:07, 5年前 , 22F
因為遇缺不補,產生高教研究人力斷層。干工作權何事?
07/16 03:07, 22F

07/16 07:38, 5年前 , 23F
遇缺不補 確實是讓大學老師的平均年齡 逐年增加的主因
07/16 07:38, 23F

07/16 07:39, 5年前 , 24F
好不容易有個缺 一堆人來應徵,有經驗、有更好成果的
07/16 07:39, 24F

07/16 07:40, 5年前 , 25F
都需要畢業好幾年去累積的。要剛畢業 又很有能耐的...
07/16 07:40, 25F

07/16 07:41, 5年前 , 26F
真的不多啦... 從這個角度來看 大學在教師的徵選上 就是
07/16 07:41, 26F

07/16 07:42, 5年前 , 27F
就是看領域與本事,跟年紀的關聯性 相對小很多...
07/16 07:42, 27F

07/16 08:19, 5年前 , 28F
也是看領域,生醫領域養成這麼久,某些學校又內規不收40
07/16 08:19, 28F

07/16 08:20, 5年前 , 29F
歲以上的助理教授職缺申請者。
07/16 08:20, 29F

07/16 08:21, 5年前 , 30F
跟愛因斯坦及哥倫布計畫相似,用年紀當門檻初篩,有反淘
07/16 08:21, 30F

07/16 08:22, 5年前 , 31F
汰的效果。
07/16 08:22, 31F

07/16 09:41, 5年前 , 32F
大學教師好處理啊 只要論文沒有達標還是教學沒拿幾次特優
07/16 09:41, 32F

07/16 09:42, 5年前 , 33F
一律都淘汰
07/16 09:42, 33F

07/16 09:42, 5年前 , 34F
其實大學教授年紀大沒有關係,小學教師比較有關係
07/16 09:42, 34F

07/16 09:43, 5年前 , 35F
大學教授只要有論文產出、有貢獻,其實年齡無所謂
07/16 09:43, 35F

07/16 09:55, 5年前 , 36F
喔? 請問"解決"大專校院教師出現高齡化現象這個問題的
07/16 09:55, 36F

07/16 09:55, 5年前 , 37F
對策,難道不是"多招年齡小的新人"或者"勸退老人"?
07/16 09:55, 37F

07/16 09:56, 5年前 , 38F
才能夠讓教師的平均年齡降低? 這不正是所謂的簡單算數
07/16 09:56, 38F

07/16 09:56, 5年前 , 39F
背後蘊含的年齡歧視?
07/16 09:56, 39F
還有 43 則推文
07/17 03:38, 5年前 , 83F
這篇講的就只是年齡結構與人才斷層
07/17 03:38, 83F

07/17 17:56, 5年前 , 84F
人才斷層? 人才斷層指的是人才年齡斷層,麻煩用腦子想想
07/17 17:56, 84F

07/17 17:57, 5年前 , 85F
主張人才斷層會是一種"問題"的話,主張的基礎是啥?
07/17 17:57, 85F

07/17 17:58, 5年前 , 86F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
07/17 17:58, 86F

07/17 17:58, 5年前 , 87F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怒。
07/17 17:58, 87F

07/17 17:59, 5年前 , 88F
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莊子‧齊物論》
07/17 17:59, 88F

07/17 21:46, 5年前 , 89F
朝什麼三暮什麼四? 屆齡65歲就是退休。鬼扯。
07/17 21:46, 89F

07/17 21:48, 5年前 , 90F
你只要回答我目前佔56.6%的年齡五十歲以上者在至多15年後
07/17 21:48, 90F

07/17 21:49, 5年前 , 91F
逐漸退休光了,而目前50歲以下者面臨遇缺不補問題,人力
07/17 21:49, 91F

07/17 21:49, 5年前 , 92F
缺口要從那裡來就好。
07/17 21:49, 92F

07/17 21:52, 5年前 , 93F
不要一下年齡歧視一下朝三暮四,又來個前文後文。大家都
07/17 21:52, 93F

07/17 21:52, 5年前 , 94F
有眼睛有腦袋,都懂閱讀一篇文章。已經說過了,不管年輕
07/17 21:52, 94F

07/17 21:53, 5年前 , 95F
的是否確實比老的好(或不好),都不影響人力斷層問題
07/17 21:53, 95F

07/17 21:53, 5年前 , 96F
那請問貴先生,您是在執著什麼年齡歧視?
07/17 21:53, 96F

07/17 21:54, 5年前 , 97F
您不僅要看眼科,還要看腦科。我看還是全身健檢好了
07/17 21:54, 97F

07/17 22:41, 5年前 , 98F
樓上說的很有道理。
07/17 22:41, 98F

07/18 11:22, 5年前 , 99F
看到saltlake推憲法,讓我猛然注意到,裡面沒有年齡
07/18 11:22, 99F

07/18 18:25, 5年前 , 100F
眼睛只會看數字,腦袋不會分析理解文字,就繼續去純看
07/18 18:25, 100F

07/18 18:26, 5年前 , 101F
數字好了。
07/18 18:26, 101F

07/18 18:27, 5年前 , 102F
先是扯淡說只是在算哪些年齡層有多少教師被打臉
07/18 18:27, 102F

07/18 18:28, 5年前 , 103F
然後補充說是為了教師年齡斷層再被打臉
07/18 18:28, 103F

07/18 18:28, 5年前 , 104F
接著扯淡說老老師退休之後,補充"年輕老師"有困難
07/18 18:28, 104F

07/18 18:29, 5年前 , 105F
請問,補充"年輕"老師有困難是一種"問題"的主張,沒有
07/18 18:29, 105F

07/18 18:30, 5年前 , 106F
年齡歧視? 套提那主張者自己的文字,當觀眾沒腦子?
07/18 18:30, 106F

07/18 18:30, 5年前 , 107F
要沒有年齡歧視,那就提補充新任老師恐怕有"問題"
07/18 18:30, 107F

07/18 18:31, 5年前 , 108F
而不是補充"年輕"老師有問題! 滿腦子年齡歧視深深刻到
07/18 18:31, 108F

07/18 18:31, 5年前 , 109F
骨髓裡面,難怪始終無法看出自己深深的年齡歧視
07/18 18:31, 109F

07/18 18:32, 5年前 , 110F
照這種主張,就算新聘專教師是諾貝爾獎得主,只要他的
07/18 18:32, 110F

07/18 18:32, 5年前 , 111F
年紀不夠年輕,都是問題!
07/18 18:32, 111F

07/18 21:28, 5年前 , 112F
您骨骼精奇使得整個討論不斷失焦。少陪。
07/18 21:28, 112F

07/18 21:55, 5年前 , 113F
您無法回答56.6%超過五十歲者在至多15年後退休的人力缺
07/18 21:55, 113F

07/18 21:57, 5年前 , 114F
口在目前遇缺不補之下,真的就是在逃避、混淆問題討論。
07/18 21:57, 114F

07/18 21:58, 5年前 , 115F
請貴先生好好回答。
07/18 21:58, 115F

07/18 22:00, 5年前 , 116F
所以您現在還是在持續執著您的腦補喔!! 先回答問題好嗎?
07/18 22:00, 116F

07/18 23:07, 5年前 , 117F
樓上 二樓上的招式我之前已經領教過 模糊焦點是他的強項
07/18 23:07, 117F

07/18 23:13, 5年前 , 118F
"扯淡"、"主張"、一堆"?" 再給他人扣帽子 就這幾招了...
07/18 23:13, 118F

07/18 23:50, 5年前 , 119F
通篇文章從未有"補充年輕老師有困難"的論述。所以真的給
07/18 23:50, 119F

07/18 23:51, 5年前 , 120F
貴先生的建議是去做全身健檢,特別著重眼、腦與認知能力
07/18 23:51, 120F

07/18 23:52, 5年前 , 121F
不然真的不要一直持續在這裡丟人現眼
07/18 23:52, 121F

07/19 06:47, 4年前 , 122F
或許把 "老"老師 改成"資深"老師,爭議會比較小...
07/19 06:47, 122F
文章代碼(AID): #1TB6oV22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