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5篇被撤回的論文和一場美金2億元的官司

看板AfterPhD作者 (ASE)時間7年前 (2016/12/22 15:55), 7年前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標題 【科學月刊】15篇被撤回的論文和一場美金2億元的官司 原文出處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203/1003476/ (黃正球,美國貝勒醫學院發育生物學博士) 對於身處學術研究環境的朋友而言,這是一起聽起來跌破眼鏡,但也許似曾相似的事件。 加上台灣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論文造假風波,所以把這篇之前讀過、但彼時當笑話看的新 聞重新檢視一番,也跟讀者分享,美國對於懲治學術不端騙取研究經費的一套另類辦法。 更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給台灣的學術與司法機關一點點人微言輕的小小參考。 這起事件是發生在知名的杜克大學醫學院,2013年當時就職於胸腔醫學科的Erin Potts-Kant被一位匿名告密者(Whistleblower)檢舉她利用假造收據,侵吞杜克大學2萬 5千美元,用於在各大超市及網路商行購買物品私用。此事鬧上法庭後,Potts-Kant承認 犯行並被判處罰金和社區服務。 但是所謂小時偷摘瓜、長大偷牽牛,這件事情並沒有就此告一段落!杜克大學持續接獲線 報並深入調查發現,Potts-Kant所有經手過的實驗數據和刊出論文,都存在著竄改或捏造 數據的跡象,告密者更提供來自胸腔醫學科同僚的證據,指出Potts-Kant時常調整原始數 據,以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有時甚至未動手執行實驗,卻能獲得想要的數據!時至今 日,她至少已有15篇學術論文遭到撤回,其他未被撤回的也都被同儕質疑,或遭期刊發表 「expressions of concern」和勘誤。而自2013年事件發生後,杜克大學也立刻讓 Potts-Kant停職,並將其指導教授William Michael Foster列入審查的名單,也間接造成 了Foster的提前退休。 時於2015年8月,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揭開了這位告密者的真實身分,並接受他與其法律顧 問代表國家對Potts-Kant、Forster、杜克大學以及與上述三者透過研究經費有合作關係 的研究機構,所提出高達2億美元的控訴:『以學術不端所得數據及成果,騙取超過60項 國家經費與其他相關贊助』!這位告密者便是曾與Potts-Kant在胸腔醫學科共事過的 Joseph Thomas。目前這場官司還懸而未決,但如果法院判處杜克大學及相關人員敗訴, 這些人最高可能必須償還原本所得經費3倍的罰金,也就是6億美元;而Thomas這位早已離 職的內部告密者,便可從賠償金額中抽成,預計至少可獲得數百萬美元的國家獎勵。 這場官司的法源依據,就是早於1863年南北戰爭時期所通過的聯邦法案False Claims Act (FCA, 又名Lincoln Law)。其立法精神在於警惕並處罰不法份子利用詐欺的手法, 以不實訊息或數據,在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委外事務中騙取金錢與資源。而這項法案中最有 趣的一項條款是,它允許獨立於政府機構的仲介或告密者,代表國家對詐欺者提出告訴, 並獲取勝訴後索討回的賠償金、或庭外和解金的15~30%。而即便後來聯邦或地方政府決定 不介入審查,告密者及其法律代表仍可評估手頭上的證據,繼續對有詐欺嫌疑的委外機構 或個人進行法律控訴。 FCA被廣泛使用在糾舉醫療衛生弊案以及國防軍事貪汙,光是2013年美國法院就受理了 754件由告密者所提出以FCA為本的案子。而根據美國司法部的資料顯示2013~2015這幾個 會計年度,告密者們幫美國政府向那些違法投機份子及單位,追討回了超過133億美元的 國家支出(2013年38億、2014年60億、2015年35億),當然也順帶讓自己的荷包收穫滿滿 (單2015年就發出總額大約6億美元的獎勵金)。 對映上述情況,學術研究單位被FCA行使核查的例子相對地少,但近年來卻有愈演愈發之 態。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的公立大學原本就被視於政府的一部分,所以在部分情況下有 FCA的免責權(註1),但大部分拿到優渥聯邦研究經費補助的大學,卻屬私人創立(如上 述的杜克大學),往往也就規避不了FCA的法律效力。 此外,使用FCA的訴訟在接受審理前,對於告密者有非常嚴密的匿名保護機制,同時也要 求雇主若對這些行使FCA的告密者進行報復,需給予加倍的懲罰性賠償。以上種種辦法, 給了這些原本可能處於弱勢但知悉內情的小蝦米,下場參與和大鯨魚一搏的籌碼!時衍至 今,告密者搖身一變成了賞金獵人(bounty hunter),雖然訴訟成功機率不高,且端看 呈堂供證的可信度,和造假的數據或論文是否被用來申請經費,但由於獎賞優渥,居然出 現了由法律專業人士成立的網站(http://www.whistleblowers.org/),提供自信有充分 證據的告密者行使FCA的顧問及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政府尚未直接介入Potts-Kant造假事件的偵查,但杜克大學從事件爆 發開始,便遵照聯邦法律對於學術不端的審查要求,負責任地全力積極展開內部調查,並 通報相關經費來源的單位(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國家環境保護局),交代所得研究經 費的使用方式及流向,還有時時向政府部門報告調查的進度。 反觀台灣這次由匿名學術交流網站Pubpeer爆發出(及很多「既往不咎」)的造假風波, 除了台大差強人意地成立了一個不怎麼讓人信服的內部調查委員會之外,其他涉有嫌疑的 各大名校至今仍是無聲無息,而科技部更是在視學術不端古今中外皆有後,亡羊補牢般臨 時召開了強化學術倫理專案會議,但仍因追討過往有違學術倫理的研究經費不力(粗估自 民國100年至104年,1億2千萬台幣中只追回了165萬),而慘遭立法委員警告凍結或刪減 預算。 更可悲的是,上位者犯行、下位者相賊,治療方法卻只想到花大錢,請國外專家來講授學 術倫理課程,硬掰要讓所有研究生背著沉重的黑鍋上課,筆者擔心這樣推託及本末倒置的 舉措,是不是真的想逼研究生和其他老實敬業的學者,手舉杜鵑走上街頭?! 《參考資料》 https://www.justice.gov/…/university-florida-agrees-pay-198… (註1:公立的佛羅里達大學,因為其醫療衛生體系對投入許多研究計畫的人力和對應薪 資申報不實,2015年才從一場與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官司中敗訴,以庭外和解的方式 繳交了近2千萬美元的罰款,而美國司法部還要行使其權力,接著將被非法挪用的研究經 費從計畫執行者的手上全數追回) http://www.sciencemag.org/…/whistleblower-sues-duke-claims-… http://retractionwatch.com/…/duke-pulmonary-researcher-up-…/ https://www.justice.gov/…/justice-department-recovers-38-bi… https://www.justice.gov/…/justice-department-recovers-nearl… https://www.justice.gov/…/justice-department-recovers-over-… http://www.whistleblowers.org/…/faq-page/false-claims-actqu… 備註 : 台大案,不知道會不會有whistleblower出場救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6.19.140.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82393316.A.94B.html ※ 編輯: ACE520 (46.19.140.86), 12/22/2016 16:49:56

12/22 17:55, , 1F
推!
12/22 17:55, 1F

12/22 18:33, , 2F
12/22 18:33, 2F

12/22 21:15, , 3F
Whistleblower Lenti表示:TMD 鬼島不適用!!
12/22 21:15, 3F

12/22 21:52, , 4F
那個Whistleblower 還活著麼?
12/22 21:52, 4F

12/22 22:25, , 5F
恐怕想當whisleblower的人得先簽一下不自殺聲明
12/22 22:25, 5F

12/22 23:18, , 6F
這種法案會被楊xx擋下來吧!
12/22 23:18, 6F

12/22 23:55, , 7F
改革總是要動到既得利益群體的痛處 想不出辦法改動
12/22 23:55, 7F

12/22 23:55, , 8F
那就繼續付稅讓既得利益者爽
12/22 23:55, 8F

12/22 23:56, , 9F
這種狀況對於納稅人是負面的事情而非值得說嘴驕傲的事情
12/22 23:56, 9F

12/26 15:57, , 10F
12/26 15:57, 10F

12/28 03:30, , 11F
12/28 03:30, 11F
文章代碼(AID): #1OMuRabB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