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申請 Postdoc 的標準 (千里馬博後面試分享)

看板AfterPhD作者 (Mr.ㄡ)時間7年前 (2016/09/24 01:50),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剛收到來信詢問博後千里馬面試過程 在此順道分享讓有興趣的版友參考 以下經驗適用於生物資訊相關研究者 當年是2014年底 我申請的美國學校在中西部 排名約六七十 但genetics學門有前三十 (千里馬有要求排名 但沒有具體限定何項排名 因此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我的題目比較偏生物 但還是被分在資訊學門下面的智慧計算ooxx學門 我朋友有些被分到生物學門 有好有壞 看個人造化 面試每年會有些微不同 請注意科技部的通知 我當年是總共15分鐘 七分鐘演講 七分鐘討論 演講時間是有計時的 時間一到分秒不差立馬得停止 我是直接用英文 聽說有人用中文被指正改用英文 也有人還沒講完就被迫停止 總之要好好準備 演講內容我的規劃是 過去學經歷:目前研究:未來展望 = 1:1:1 可以根據所屬學門做準備 看是要正面迎戰 還是要打迷糊仗 演講完評審就會切換回中文了 這時候問題就看評審是否是同領域 我恰好做的題目大家都不太熟悉 又恰好我的個人資料就有些問題他們很好奇 所以都只有在討論我的個人簡歷 沒有任何專業問題 聊滿七分鐘就謝謝再見了 個人是感到有點小失落 畢竟已經做好正面迎戰的萬全準備了 我是聽說有些人被問到很仔細 甚至被慘電的 這部分就端看個人的造化了 大致上就是這樣 也歡迎來信詢問相關資訊 祝大家千里馬申請愉快~ ※ 引述《Zing119 (Mr.ㄡ)》之銘言: : 趁剛結束應徵面試行程 分享一下國外博後申請的經驗 : 首先回答原po的問題 publication不求多 有命中對方需求的領域或技術即可 : 當然如果paper不少 而且是在圈內人叫得出名字的期刊上發表 會有比較多的籌碼 : 我是國內中研院博士學程畢業 國內國外都稍有經驗 : 國內博後看領域 我協助審查應徵資料的感想是申請者眾 但通常學歷就先刷一輪了 : 雖說博士後應該是看研究能力 但國內傳統上(中研院和台大某些lab的情況)還是會挑學校 : 至於人脈方面 有強力推薦函自然是無往不利 : 美國的話 這裡分享沒靠人脈沒自帶經費的經驗 : 首先是挑研究室 我是先把喜歡的地點和學校挑出來 : 然後到相關系所師資列表一個個看研究室網站 : 把和自己非常相關的研究室記錄下來 接著看是否有開缺 : 再針對各研究室的要求去準備應徵資料 這部分和rock大介紹的差不多 : 但我有點忙加上比較偷懶 只準備一份通用的CV和coverletter : 並且挑只要求CV和coverletter的老師聯絡 兩週內陸續寄出15封 : 這時候沒有人脈推薦的劣勢就會顯現了 : 因為我只投白人老美的研究室 (個人目標 別鞭太大力) : 沒有關係可套的結果就是只有完全命中對方需求的研究室會有回音 : 總計收到5封電話面試邀請 剛好東西岸中西部各一 再加上一個研究單位 和一個國家單位 : 在整個應徵過程中 電話面試算是關鍵中的關鍵 : 通常對方只會安排十幾分鐘到半小時的時間 : 這時候如何在一開場簡介自己研究興趣時抓住他的目光 就成為成功的關鍵 : 決勝點就在這兩三句話 要能將多年的研究成果 完整壓縮成精彩又切合對方研究的句子 : 只要這部分成功 後續問題也能順利回答 CV上也沒有亂掰被抓包 通常就會進到下一關 : 最好的狀況是讓對方興奮起來討論個一小時 這時候錄取機率大概就提高到八成了 : 下一關是推薦函審查 必須謹慎安排三位推薦人 : 並且請三位分別從不同面向推薦自己 : 最後階段的指導老師非常重要 不需要是大頭 只需要很清楚地認識你 且願意說好話 : 有些研究室老師會直接寫信要求推薦人回答一些疑問 因此不能一封推薦函範本走天下 : 最好是能做到讓老師願意好好用自己的話推薦你 : 當一切就定位 就會收到on-site interview的邀請 : 美國這部分做的遠比國內嚴格 : (如果是從台灣申請可能可以跳過這部分 因為我人在美國 所以有進行on-site) : 機票旅費和住宿甚至用餐花費都會全額補助 : 我因為個人因素 都是前晚到當晚走 不然通常可以多留幾天遊覽當地城市了解生活 : 面試過程通常包含一場演講 兩三頓餐宴 和五到八場一對一面談 次序不一 : 演講很重基本功 不用講很深 但要有主題故事性 且可以穿插幽默搞笑讓氣氛熱絡 : 一場好的演講通常可以扭轉局勢 成功的話可以讓後續行程都聚焦在演講內容裡 : 這樣一切會輕鬆很多 : 餐宴通常一場以研究室成員為主 一場以老師為主 : 如果對英文閒聊有小困難 就盡量把話題拉到熟悉的研究議題上 : 也可以多聊聊自己的國家 尤其是許多外國人都不清楚台灣 : 從政治體育到兵役 台灣有許多有趣的議題能激起外國人的興趣 : 一對一面談對象有時是同單位教授 有時是博士後 也有時是學生和研究助理 : 每場時間20~60分鐘都有 有些沒參加演講 因此得在簡短的幾分鐘內介紹自己的研究 : 建議在面談前先了解對方研究主題 自我介紹時重點強調相關成果 激起對方興趣 : 這樣談起來才會投機 甚至有時會遇到拜讀過paper的大師 可以化身小粉絲崇拜一下 : 在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問問題 尤其是由自己問對方問題 : 對方會觀察你問題的好壞 而且所有面談過的人 都會向應徵老師報告心得 : 我面試的這幾位老師都非常重視所有面談者的回饋 : 因此結束行程後不只要感謝老師 也可以去信感謝面試過程遇到的所有人 : 這次應徵旅程很幸運所有拿到電話面試的職缺都有拿到offer : 最後UMichigan在聽聞有眾多offer競爭後 : 直接答應給H1b簽證和超乎預期的薪水 加上自己已經在密西根生活過一年 : 因此決定接受UM的offer (請各位密西根大大多多關照) : 這篇的重點是分享應徵國外博後的眉眉角角 : 希望能讓想申請國外博後的版友有初步的概念 : 有任何想了解的問題 也歡迎來信~ : 祝大家都成功拿到好offer! : ※ 引述《rockHardway (那我也來加加看)》之銘言: : : 我是在今年申請到國外博後的 (非自費) 學校是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 我是念化學系, 且專長是理論化學 , 我是私立淡江大學土博畢業 一直來都在淡江 : : 畢業的篇數論文為7篇SCI , impact factor加總約20幾 : : 去年暑假畢業後就被抓去當兵 , 好在當的是替代役 工作也算輕鬆 : : 於今年3月一邊當兵一邊開始丟國外的博後 (我一開始就沒打算找國內博後) : : 原因是我博班已經在國內念了, 再加上是私立畢業 : : 如果不趁前幾年博後的機會趕緊出去闖盪一下 可能之後也就沒甚麼機會了 : : 先分享在丟國外博後前要準備的東西 : : CV, Research Statment, Cover Letter 這三樣基本必備 : : 首先CV跟研究介紹非常重要 你研究所期間累積多少能量就看這邊了 : : 建議可以花個時間慢慢寫 我自己的CV也是改過很多種排版 建議是簡單明瞭整齊 : : 再來推薦信的部分 主要關鍵在於指導教授的推薦函 我沒有國內外大牛做靠山 : : 我唯一的就是只有我校內熟識的老師 還有把我拉拔長大的指導教授 : : 準備好材料之後就可以開始上網找職缺應徵 : : 我大部分的工作是在 CCL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list) , Psi-K , 還有 : : Nature Job 上面找的. 還有如果你曾參加過蛇麼會議 認識了甚麼教授 也可以 : : 寫信過去毛遂自薦看看 或是你的研究在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研究群都可以寄 : : 鎖定目標後 一般就是按照對方的要求 然後寄信過去等消息 : : 針對不同的group 你的cover letter記得要改 改完再寄 所以丟一封履歷還蠻費時的 : : 寄完之後基本上就是等消息 運氣好的 幾天會回你 有些就會石沉大海 : : 但不要放棄 就是一直丟就對了 我兩個月以內應該有丟了上百個地方 : : 收到10幾個面試邀約 3個offer 還有幾個是請你自費過去的 : : 接下來是關於寄完之後的回音 : : 最差的就是完全不理你 : : 再來還蠻常見的就是罐頭回信 內容差不多就是"感謝你對我們有興趣但是我們 : : 目前沒有打算或沒有經費巴拉巴拉的" : : 有時候 當對方覺得你不錯時, 就會請你面試 或是請你寄推薦信來 : : 我還有面試過Fritz Haber Max Planck 對方直接請你寫一份報告來先 : : 後來邀請我去on site面試 不過那時候已經有offer加上我在當兵不能出國就拒了 : : 一但有面試機會 就是你的機會來了 好好準備面試 給人家好的印象 : : 面試網路上面都有很多考古題 多練習要怎麼回應你的研究成果 就沒問題了 : : 有時候 面試當下的感覺不一定準 你覺得表現很不好 但往往可能人家就是要你 : : 其實為什麼說CV 研究成果好好寫很重要 : : 因為國外那些大牛 其實在看你寄來的東西 就知道你能為他做些甚麼了 : : 你一定要有一些他們沒有的 他們不足的 他們才會需要用你 : : 面試的時候可以多朝著這個方向發揮 : : 我記得在我丟履歷這段期間 也是跌跌撞撞的 : : 有不少大學給了我面試的機會 但最後也沒有上 很多面試過也是無聲卡了 : : 在這當中也有給我offer的大學 雖然offer內容不錯 但學校的排名不是很好 : : 或是一些名校 但請我自費過去的大學 : : 你會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 或是想透過千里馬的方式自費出國 : : 但我建議是 儘量還是先靠自己的力量去拚拚看 : : 畢竟對方給錢 跟你自己自費過去 人家對你的看法會不同 同時也是自己給自己的挑戰 : : 畢竟千里馬之後還有機會可以申請 這並不是太難拿的 : : 總之就是慢慢等 一旦機緣來了 就是會遇到賞識你的人出現 : : 而我跟我老婆到美國密西根也兩個多禮拜了 目前在這邊生活還算順利 : : 大家關心的博後薪水 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 我的年薪落在40000~45000美金 : : 由於拿的是J1簽證 所以不用扣稅 : : 這邊月租金稍微貴了點, 一個月要1000美金出頭 : : 吃的方面老婆幫忙料理 都自己煮來吃 所以還蠻省的 : : 日用品的部分 其實美國沒有想像中來的高 : :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台灣的物價真是飆得嚇人 但薪水卻一丁點都沒漲 : : 我們預估扣掉保險費旅遊費美食費 每個月光薪水大概還可以存3~4萬台幣左右 : : 加上自己有在做一些儲蓄以及投資理財等規劃 所以生活還算過得去 : : 由於我跟我老婆想拚留在國外的機會 : : 這邊實驗室又剛好有不少跟業界合作的機會 : : 或許一不小心就跳到業界轉職了 但未來一切還很難說 : : 先分享到這邊 準備下班了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下mail給我 : ※ 引述《rockHardway (那我也來加加看)》之銘言: : : 我是在今年申請到國外博後的 (非自費) 學校是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 我是念化學系, 且專長是理論化學 , 我是私立淡江大學土博畢業 一直來都在淡江 : : 畢業的篇數論文為7篇SCI , impact factor加總約20幾 : : 去年暑假畢業後就被抓去當兵 , 好在當的是替代役 工作也算輕鬆 : : 於今年3月一邊當兵一邊開始丟國外的博後 (我一開始就沒打算找國內博後) : : 原因是我博班已經在國內念了, 再加上是私立畢業 : : 如果不趁前幾年博後的機會趕緊出去闖盪一下 可能之後也就沒甚麼機會了 : [A: 先分享在丟國外博後前要準備的東西 : : CV, Research Statment, Cover Letter 這三樣基本必備 : : 首先CV跟研究介紹非常重要 你研究所期間累積多少能量就看這邊了 : : 建議可以花個時間慢慢寫 我自己的CV也是改過很多種排版 建議是簡單明瞭整齊 : : 再來推薦信的部分 主要關鍵在於指導教授的推薦函 我沒有國內外大牛做靠山 : : 我唯一的就是只有我校內熟識的老師 還有把我拉拔長大的指導教授 : : 準備好材料之後就可以開始上網找職缺應徵 : : 我大部分的工作是在 CCL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list) , Psi-K , 還有 : : Nature Job 上面找的. 還有如果你曾參加過蛇麼會議 認識了甚麼教授 也可以 : : 寫信過去毛遂自薦看看 或是你的研究在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研究群都可以寄 : : 鎖定目標後 一般就是按照對方的要求 然後寄信過去等消息 : : 針對不同的group 你的cover letter記得要改 改完再寄 所以丟一封履歷還蠻費時的 : : 寄完之後基本上就是等消息 運氣好的 幾天會回你 有些就會石沉大海 : : 但不要放棄 就是一直丟就對了 我兩個月以內應該有丟了上百個地方 : : 收到10幾個面試邀約 3個offer 還有幾個是請你自費過去的 : : 接下來是關於寄完之後的回音 : : 最差的就是完全不理你 : : 再來還蠻常見的就是罐頭回信 內容差不多就是"感謝你對我們有興趣但是我們 : : 目前沒有打算或沒有經費巴拉巴拉的" : : 有時候 當對方覺得你不錯時, 就會請你面試 或是請你寄推薦信來 : : 我還有面試過Fritz Haber Max Planck 對方直接請你寫一份報告來先 : : 後來邀請我去on site面試 不過那時候已經有offer加上我在當兵不能出國就拒了 : : 一但有面試機會 就是你的機會來了 好好準備面試 給人家好的印象 : : 面試網路上面都有很多考古題 多練習要怎麼回應你的研究成果 就沒問題了 : : 有時候 面試當下的感覺不一定準 你覺得表現很不好 但往往可能人家就是要你 : : 其實為什麼說CV 研究成果好好寫很重要 : : 因為國外那些大牛 其實在看你寄來的東西 就知道你能為他做些甚麼了 : : 你一定要有一些他們沒有的 他們不足的 他們才會需要用你 : : 面試的時候可以多朝著這個方向發揮 : : 我記得在我丟履歷這段期間 也是跌跌撞撞的 : : 有不少大學給了我面試的機會 但最後也沒有上 很多面試過也是無聲卡了 : : 在這當中也有給我offer的大學 雖然offer內容不錯 但學校的排名不是很好 : : 或是一些名校 但請我自費過去的大學 : : 你會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 或是想透過千里馬的方式自費出國 : : 但我建議是 儘量還是先靠自己的力量去拚拚看 : : 畢竟對方給錢 跟你自己自費過去 人家對你的看法會不同 同時也是自己給自己的挑戰 : : 畢竟千里馬之後還有機會可以申請 這並不是太難拿的 : : 總之就是慢慢等 一旦機緣來了 就是會遇到賞識你的人出現 : : 而我跟我老婆到美國密西根也兩個多禮拜了 目前在這邊生活還算順利 : : 大家關心的博後薪水 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 我的年薪落在40000~45000美金 : : 由於拿的是J1簽證 所以不用扣稅 : : 這邊月租金稍微貴了點, 一個月要1000美金出頭 : : 吃的方面老婆幫忙料理 都自己煮來吃 所以還蠻省的 : : 日用品的部分 其實美國沒有想像中來的高 : :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台灣的物價真是飆得嚇人 但薪水卻一丁點都沒漲 : : 我們預估扣掉保險費旅遊費美食費 每個月光薪水大概還可以存3~4萬台幣左右 : : 加上自己有在做一些儲蓄以及投資理財等規劃 所以生活還算過得去 : : 由於我跟我老婆想拚留在國外的機會 : : 這邊實驗室又剛好有不少跟業界合作的機會 : : 或許一不小心就跳到業界轉職了 但未來一切還很難說 : : 先分享到這邊 準備下班了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下mail給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5.10.78.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74653008.A.790.html

09/24 09:27, , 1F
真的是太謝謝你的分享了! 也恭喜你找到這麼好的機
09/24 09:27, 1F

09/24 09:27, , 2F
會!
09/24 09:27, 2F

09/25 14:37, , 3F
感謝!
09/25 14:37, 3F

09/25 19:58, , 4F
推超級強者
09/25 19:58, 4F
文章代碼(AID): #1NvMjGUG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