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教人才荒 教部年育500學術博士

看板AfterPhD作者 (椰蛋)時間8年前 (2015/10/14 16:50), 8年前編輯推噓17(17042)
留言59則, 2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早年返國教書的人大多是從國外名校畢業,但現在台灣年輕人出國留學人數愈來愈少,申 請國外名校也愈來愈難,最大競爭對手是中國大陸和印度學生;自己的人才自己教,教育 部規畫「學術菁英培育計畫」明年上路,第一年培育50至100名學術博士,長期目標希望 一年培育500名學術博士。 教育部表示,這項計畫培養的博士生前兩年在國內讀,每月發生活津貼3.6萬,後兩年到 國外讀、一年補助200萬元,第五年回國寫論文由國科會給錢。 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表示,國內大學教師的核心群是70年代到國外留學的菁英,目前大 學教師主力群是50至60歲,未來十年大學確實將出現退休潮,雖然國發會有提出留才攬才 計畫,教育部也推彈性薪資制度,但效果仍有限,從國外找人有困難,就要自己培育國際 化人才。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陳春龍指出,一名台大財金所畢業的高材生考取公費留考,托福考100 多分、GMAT考700多分,都接近滿分,在台灣是頂尖程度人才,但第一年申請美國前20大 財管博士完全申請不到;第二年降低標準申請前50大,只錄取第50大。 陳春龍說,他跟美國UCLA(洛杉磯加州大學)一位學者談起此事,想了解為何台灣優秀年 輕人擠不進美國名校,這位美籍學者說,中國大陸到美國申請博士的學生,很多在大陸已 拿到一個博士學位,托福和GMAT也都考滿分,大陸學生基礎訓練非常扎實,台灣學生根本 不能比。 「這是國家人才培養很嚴重的問題。」陳春龍說,除了台灣學生條件比不過大陸學生,美 國學術圈台裔教授凋零,外籍教師主力是印度和大陸,審查留學生資料時,自然優先錄取 大陸及印度學生。 教育部統計,全國大學一年新聘教師人數約八、九百人,教育部計畫一年培育500名學術 菁英博士,最快105學年度招生,第一年預計招50至100名。要開辦學術菁英博士班的大學 ,必須跟國外一流大學有學術合作計畫,和國外大學共同培育人才。 2015-10-13 15:00:02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246048 人才荒?跟我的認知有落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6.208.30.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44812634.A.3A3.html ※ 編輯: apporience (46.208.30.114), 10/14/2015 16:51:19

10/14 16:56, , 1F
沒錯啊,人(ㄋㄨ/)才荒
10/14 16:56, 1F

10/14 17:21, , 2F
在長官的眼裡,在臺灣念的都不算是人才,不知道他們開
10/14 17:21, 2F

10/14 17:21, , 3F
那麼多博士班做什麼?
10/14 17:21, 3F

10/14 17:56, , 4F
所以,白痴才留在台灣唸博士
10/14 17:56, 4F

10/14 18:12, , 5F
教育不要不要統計一下有多少兼課的流浪助理教授?
10/14 18:12, 5F

10/14 18:12, , 6F
而且接下來少子化,關掉的大學流出來的教師呢?
10/14 18:12, 6F

10/14 18:15, , 7F
現在的流浪博士,不就是當年廣開博士班的結果嗎?
10/14 18:15, 7F

10/14 18:17, , 8F
有沒有人能夠去搖醒教育部啊?
10/14 18:17, 8F

10/14 20:52, , 9F
這五百個菁英畢業之後要幹嘛?
10/14 20:52, 9F

10/14 20:53, , 10F
不過這個package還蠻好的
10/14 20:53, 10F

10/14 22:00, , 11F
大老:畢業之後?我只管「貢獻產出之後=可以畢業」
10/14 22:00, 11F

10/14 22:08, , 12F
這個計畫就是大老收了學生後 帶錢帶資源送到國外頂尖大學
10/14 22:08, 12F

10/14 22:09, , 13F
讓學生幫台灣大老跟美國頂大如普林斯頓講座教授牽線合作
10/14 22:09, 13F

10/14 22:10, , 14F
在台灣 誰的博士生可以拿到這獎助?
10/14 22:10, 14F

10/14 22:12, , 15F
在美國一年補助兩百萬是去度假嗎?除非學生要修課
10/14 22:12, 15F

10/14 22:12, , 16F
但你都在台灣訓練完了 還去美國修課 哪有辦法做研究?
10/14 22:12, 16F

10/14 22:18, , 17F
如果最終這一年500個"菁英"博士都要回台搶教職
10/14 22:18, 17F

10/14 22:19, , 18F
而我是不幸沒拿到補助的非菁英博士生 我一定立馬休學
10/14 22:19, 18F

10/14 22:20, , 19F
出國念博士 或乾脆不念了 因為台灣之後有三種博士:
10/14 22:20, 19F

10/14 22:20, , 20F
洋博 半洋博 被認證的非菁英土博 幾乎跟教職無緣了
10/14 22:20, 20F

10/14 23:38, , 21F
報紙投書比較有用
10/14 23:38, 21F

10/15 00:02, , 22F
很瞎的政策
10/15 00:02, 22F

10/15 03:48, , 23F
出發點是對的 但是質疑效果
10/15 03:48, 23F

10/15 03:49, , 24F
另一個問題就是在於大家講爛的高教人才的出路
10/15 03:49, 24F

10/15 03:50, , 25F
當初大量培養高學歷的高教人才 目的不是做學術 而是產業
10/15 03:50, 25F

10/15 03:51, , 26F
方面的研發工作 但是後來不知道為何產業界的研發部份似乎
10/15 03:51, 26F

10/15 03:51, , 27F
沒弄好沒搞起來 以至於大量的高教人才不知道該去哪
10/15 03:51, 27F

10/15 03:52, , 28F
台灣要提升高教不是問題 以台灣海島型貿易經濟走研發也是
10/15 03:52, 28F

10/15 03:52, , 29F
應該 問題是有這樣的計劃 相關產業卻沒做起來
10/15 03:52, 29F

10/15 03:53, , 30F
這就搞到產業轉型不成功 新的產業沒弄起來賺不到錢
10/15 03:53, 30F

10/15 03:54, , 31F
舊的產業也衰退賺不到錢 大量的高教人才找不到工作
10/15 03:54, 31F

10/15 03:54, , 32F
原本基礎性的產業卻找不到人 所有人都得不到好處的狀況
10/15 03:54, 32F

10/15 07:19, , 33F
深深確得基礎真很重要,而且是要慢慢長期紮根,人材問題要全
10/15 07:19, 33F

10/15 07:19, , 34F
面考量,這種可能只是'臨時'性政策成果應該有限,像之前推的'
10/15 07:19, 34F

10/15 07:19, , 35F
產學博士'真的很好奇不知狀況如呵? http://m.appledaily.co
10/15 07:19, 35F

10/15 07:19, , 36F
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901/461947/
10/15 07:19, 36F

10/15 07:21, , 37F
Sorry~第一次推比較長的文才發現會被切掉~
10/15 07:21, 37F

10/15 08:36, , 38F
衛福部都知道要限制醫學系學生人數,保障醫師權益;只有
10/15 08:36, 38F

10/15 08:36, , 39F
教育部不知道…
10/15 08:36, 39F

10/15 10:42, , 40F
當初衝刺SCI 及產生大量博 不知道源自誰的主意?
10/15 10:42, 40F

10/15 10:43, , 41F
我看過一份數據 說paper/人口 越高的國家越先進
10/15 10:43, 41F

10/15 10:43, , 42F
於是大家就來衝paper吧~~
10/15 10:43, 42F

10/15 13:41, , 43F
少子化倒閉學校的博士教師,情何以堪
10/15 13:41, 43F

10/16 09:45, , 44F
這政策實在很畸形 如果真的需要有國外名校洋博,那應該是把
10/16 09:45, 44F

10/16 09:46, , 45F
錢拿去擴大公費留學的規模吧
10/16 09:46, 45F

10/16 13:47, , 46F
這篇文章和下下篇放在一起看,整個很促咪
10/16 13:47, 46F

10/17 17:06, , 47F
有人跟我一樣後悔唸博士的嗎?從美返國快三年還找不到專任
10/17 17:06, 47F

10/17 17:07, , 48F
教職,經常覺得不該唸,要不就不該回來。
10/17 17:07, 48F

10/17 19:44, , 49F
樓上你的問題是不該回來
10/17 19:44, 49F

10/18 10:37, , 50F
好奇樓樓上的專業是什麼
10/18 10:37, 50F

10/18 11:21, , 51F
比較文學,回來發現大部分都想找英語教學專業的,少數英語
10/18 11:21, 51F

10/18 11:22, , 52F
系找人也想找專攻英美文學的。
10/18 11:22, 52F

10/18 11:25, , 53F
很難唸的科系,但花了八年多唸回來,發現還比不上花一兩年
10/18 11:25, 53F

10/18 11:27, , 54F
去英國或美國唸個TESOL。
10/18 11:27, 54F

10/19 07:58, , 55F
樓上W大辛苦了
10/19 07:58, 55F

10/19 17:56, , 56F
10年前的數據: 美國博畢薪水 英語文學比生科低
10/19 17:56, 56F

10/19 17:59, , 57F
有其他願景或理想 就沒有後悔的問題
10/19 17:59, 57F

10/22 10:52, , 58F
聯合報鬼扯
10/22 10:52, 58F

10/28 04:07, , 59F
五年後念台大清大博士 搞不好免學費 月給五萬 所以晚點念!
10/28 04:07, 59F
文章代碼(AID): #1M7XTQEZ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