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的困境?困在何處?!-雲端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12年前 (2012/05/09 19:31), 編輯推噓3(3011)
留言14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這會是 朱敬一提到的 國內資訊科技產業所面臨的困境 問題嗎? 朱委員不是被 III 擁著到 日本 醫療電腦系統供應商 考察一圈回來? 資訊科技產業陷入困境, 甚至雲消霧散, 那麼一堆電資的要怎麼混下去? ------------ 要動用到 科技政委 當推銷員, 顯然 國內ICT產業 是面臨一個說不出 的困境 ! 台灣雲端計劃, 看來最難纏的會是 跟醫院或健保有關的 醫療資訊系統. 從簡單的服務做起, 例如看病的掛號, 實際的進程, 預估何時會輪到, 先從服務架構做起, 雲端就能綁住末端, 對每一方都會有幫助就不必 辛苦推銷了. 可憐的台灣, 抱 美國 或 日本 大腿 就會再有資訊產業的一片天?! ===================================================================== 以客為尊 自許成為ICT最佳推銷員 http://tw.mag.chinayes.com/Content/20120229/DC1C1903BD784D969629EBD61C3B80EB.shtml 採訪/金麗萍、胡秀珠 文/胡秀珠 攝影/陸大湧 捨外商優渥薪酬,被延攬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張善政,在產業界工作10多 年,與企業界互動良好,深諳國際軟體服務的創新能量,他自許要成為台灣資通 訊(ICT)產業的最佳推銷員,將設法找出客戶不用產品的原因,並提出解決方 案。對於台灣雲端運算、軟體服務的未來發展,張善政心中已有藍圖。 張善政曾任國科會高速電腦中心主任、企畫處處長逾10年,轉入業界,服務宏碁 、Google超過10餘年,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對於目前國內ICT產業所面臨的困境, 從民間企業轉入公職的張善政,自有一番體悟。 掌起台灣ICT的行銷大旗,張善政表示,作為一個ICT推銷員,工作重點不是講產 品有多好,而是要設法排除客戶使用產品的障礙。「可能產品不錯,但客戶卻因 為某個原因不用,我們就要設法提出解決方案。」 推銷員要壓低姿態 解決客戶問題 張善政接著說,「推銷員有兩個訴求,第一,要壓低姿態,尋找機會讓客戶愛用 你的產品;第二是客戶在使用時,確實遇到問題,必須要協助解決。」 張善政口裡所說的產品,指的是「雲端運算服務」,客戶則是指政府各部會,如 農委會(農業雲)、文建會(文創雲)、衛生署(醫療雲)等。他相信每一個部 會對導入ICT都有需求,但可能會面臨資金、人才或技術的問題,必須發現問題, 並設法解決。 儘管出身科技界,現在擔任科技政委,但張善政並沒有本位主義。他說,「不要 認為所有部會都應該協助你把ICT產業搞好,反過來應該是你要用ICT幫他們把事 情弄好」。從心態上的調整,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最佳的推銷員是要讓客戶從 心底去buy in你的產品」,這是張善政對自我的高度期許。 在推動ICT產業方面,相較於以往追求產值極大化的策略,張善政卻有不同的看 法。他特別說明「價值」與「產值」間的差異。他說,「產值」就是追求可觀的 營收,對國內經濟有貢獻;「價值」就是做出來的成果,對大家的幫助很大,但 產值不一定很高。推行政策,若兩者得以兼顧,是最好的情況,但若只有其中一 個效益,也值得推動。另外,推動科技發展政策,還有一種可能的情境,就是可 以帶動示範作用。張善政提醒,「不要將價值與產值扯在一起,這樣就變成兩人 三腳,容易跌倒,跑不快。」 專案採購制度宜調整 外商角色因目的而定 在科技產品的採購部分,張善政也點出了問題。他認為,有不少動輒數十億元大型 專案採購,外商會在檯面下角力,在採購案進行之前,就將規格綁進標書中,一個 案子20、50億元,外商就佔了8成,「不要將大部分的錢花在外商身上,被外商當 作凱子」。 =======================================================================

05/09 20:03, , 1F
我還是想不出台灣除了硬體之外有什麼雲端產業
05/09 20:03, 1F
台灣有醫療資訊這種應用系統是不會有疑義, 是隨本地環境, 使用方式 打造出上層的系統. 硬體若是照虛擬機的技術來說, 不同的硬體都是能用 "價廉" "量多" 的 X86 來支 撐的. 所以, 外商未必有優勢, 但雙贏是最好啦, 但沒"刀"在後, 外商那肯? 台灣 這些硬體製造商當然是沒這把 "大刀". 問題不會在技術(當然不能忽視), 會發生在採構單位的心理壓力. 這種事, 試點示範, 換人(也就是幾乎全外包委外)進入操作, 就能全面解決!

05/09 20:24, , 2F
喔 就還是要用政府資金去培養雲端產業就是了
05/09 20:24, 2F
當然不能花的錢比讓外商繼續包下去還要耗得更多! 這個優勢就是 X86 量產很 便宜, 只要想想一部PC才不到5萬, 200台才 1000萬, 絕對壓死那些耗錢的主機, 軟體就是用虛擬機技術來模擬那些小量貴得不得了的怪胎主機.

05/09 22:19, , 3F
既然這麼噱 業界也該出個錢吧
05/09 22:19, 3F
不過, 台灣在模擬不同指令集的虛擬機技術上可說相距甚大, 這是很實用的產業 技術, 但台灣沒有. 如果沒這本事做到那誰肯出錢?

05/09 23:25, , 4F
呵 人家VMWARE已經跑到不知道哪去了
05/09 23:25, 4F
VMWARE 沒說她的產品能模擬不同指令集的 processor 喔! 大學裡當然是有人懂這類技術,問題是要實作出來用. 可是,此題未必要用此絕招. 進口替代有很多種方式, 虛擬機技術在軟體相容上是其特點, 取代昂貴機種最威.

05/10 01:11, , 5F
vmware當初是stanford搞出來的. 台灣的學校恐怕沒這個能耐
05/10 01:11, 5F

05/10 01:12, , 6F
話說那位發展vmware前身的stanford教授Mendel Rosenblum
05/10 01:12, 6F

05/10 01:13, , 7F
也是挺有趣的. 都已經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ACM Fellow
05/10 01:13, 7F

05/10 01:15, , 8F
不過還是副教授 (所謂的萬年副教授??..呵)
05/10 01:15, 8F

有一個比較相近的技術, 是UCB學生做習題用的NACHOS, 在X86硬體上跑 MIPS Simulater(她用 Cross Compiler & Interprter). 現狀最無阻力的做法是用 雲端硬體跑醫療系統裡的日系主機程式, 但實務上沒必要如此完全替代, 只要 針對幾個被掐住的程式就行了. 台灣不是沒人沒這個能耐, 至少, 中研院就有. 只是做此題的後果, 可能也 還是副教授. 這種技術是工業機密, 此種絕招不會發表. 發表了也很簡單乏 味. 只有懂的, 想做的會意領神會. vmware 還不如 XEN的 paravituralization 花式多, 好炒文章. 不過, 這道題可能要用到 QEMU 的 emulation, 在日本就很 可能已有這個軟體, 這不是一個要破天荒的搞法, 跟情報搜集有關. 如果以署立醫院來看, 這些醫院的電腦系統都已經分散網路化, 真正昂貴的是跟 醫療儀器綁在一起的資訊系統, 或者是老舊還在沿用舊有軟體的系統, 這些遲早 都是要汰換掉, 所以相容系統代換未必是很必要的考量. 只是有此能力會更威.

05/10 10:23, , 10F
這些用VMWARE就可以搞定了吧 用不太到你說的功能
05/10 10:23, 10F
VMWARE 就能搞定, 那雲端資料中心有啥心煩的? 20億, 50億 大型專案採購 若不是健保, 或花過100億的內政部III戶役政, 大概是交 通部或張的老本家國網中心吧? 只要張揚開來, 大概都會死得很難看! 還外商8成?!

05/11 03:22, , 11F
醫療雲的問題, 還是在個人隱私部份. 剩下的是整合問題
05/11 03:22, 11F

05/11 03:23, , 12F
再來,台灣的政府跟業界沒有像咕狗一樣的耐心放長線釣大魚
05/11 03:23, 12F
如果把醫療雲當 data center 看, 隱私只是要特別隱蔽處理的部份, 這本來 是歐盟各國防美國雲入侵的阻擋議題, 也就是拿洩密來不信任美國雲. 是一種 技術障礙來遲滯跨國網路入侵. 就因為有這類遲滯障礙, 所以要讓利給好處, 讓客戶自投羅網, 一旦觸法, 強國就可以藉機求償, 有如面板的坐牢. 但這種 事台灣一點力量都沒有, 所以咕狗不敢留在大陸, 閃到港台. NSC 不是還想賣 健保醫療網裡的華人 "資訊"? 其中變通就是繳年費就能取資 訊, 不繳或觸法就斷用, 但被拿去用的就自我安慰買方會自行銷毀. 這種安慰 是落在 "竊勾者誅, 竊國者侯" 這類的範圍.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90 (05/11 15:37)

11/11 20:38, , 13F
話說那位發展vmwar https://daxiv.com
11/11 20:38, 13F

01/06 21:27, 5年前 , 14F
這些用VMWARE就可 https://muxiv.com
01/06 21:27, 14F
文章代碼(AID): #1FgbMXhh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