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創意經濟下跨領域合作與人才培育方案
看到這一篇,正準備英國留學找方向...覺得挺有幫助的,
貼上來一起跟準備英國留學的板友分享~~
(有電子報可以訂..希望可以追蹤到後續消息..)
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2011-10-25
創意經濟下跨領域合作與人才培育方案
許多從事設計的工作者同意這樣的看法:以設計的角度來說,其實設計師如果缺乏一些產業敏銳度或是商業市場的喜好,設計出來的東西往往曲高和寡;反之就可以獨領風騷,其呈現方式若再又能搭上Y世代對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ing)的特質與習性,就可成為銳不可擋的主流。如Apple以完全整合iOS 5、Lion之Mac OS
X的環境下的iCloud雲端服務,就是科技結合設計、服務、商業的跨領域合作產品,正準備席捲著全球;又如近日臺北世紀設計大展的各個作品,莫不是因應全球化趨勢,期盼透過跨領域的結盟,共同面對個別組織無法單獨完成的任務和使命,各界產業亦意屬這類的跨領域人才。設計(design)儼然強化了這些跨界的合作與創新活動。
高等教育在面對如此的人才培育趨勢,積極接踵對這類所謂「創新人才」(innovation talent)相關的跨領域教學、研究進行一系列的設計與安排。這股風潮或可由Cox於2005年向英國政府提見面對全球性的經濟競爭可從高等教育應該要培育創新經濟的人才做起開始談起,當時英國政府也即刻以『 Unlocking the UK's Talent』就是『innovation talent』回應。由於英國政府認為設計應該是與創意和創新相結合,又期許要能把想法變成以使用者及消費者為導向的既實務又有吸引力,便提出「商業創新」(Business
Innovation)將會是英國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元素,隨即投入資金,陸續在各大學成立創意設計中心,企圖以設計為本,揉合商業、工程、科技,迎接全球性的經濟競爭,2008年3月12號更進一步發表長達105頁的具體因應策略。
英國設計協會(UK Design Council)就是受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部門(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HEFCE)與英國國家科學、技術暨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 NESTA)共同補助,於2006年成立的一個在商業創新脈絡下,結合跨界資源、開放溝通與合作交流平台,從其平台成員的活動循線發掘,不乏窺見各校分享如何把設計、創意結合傳統產業的經驗。
綜看英國高等教育對創意經濟人才的培育,大致是分商業技能(business skills)、科學和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製造和工程(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三大類的能力。作法不限於知識面的學習,也可以是與其他專長學科的團隊合作,其中以設計引領導向的專案合作經驗(design-led approaches mixed team)是許多學校進行創意經濟人才培育的大宗作法,方向或是對管理與商業教育中挹注創意與團隊合作的概念、或是在科學和技術上將設計鑲嵌、或是在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management)專長的學生身上揉合設計與創造力等。截至目前,英國有關於設計、商業、工程、科技領域相互揉搓,具體培育創意經濟跨領域人才的學校有36所,其方式不外乎以下七種:
1.機構之間的合作(collaborations between institutions)
2.MBA課程內的設計導向的模組和專案(Design-led modules and projects within MBA programmes)
3.跨領域碩士課程(Multi-disciplinary Masters courses)
4.跨領域研究的博士班或培訓中心(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hDs and Doctoral Training Centres)
5.與商業合作的跨領域設計教育(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education working with business)
6.探究跨領域的教學與學習(Researching multi-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7.發展新的課程與中心(New courses and centres in development)
英國設計協會也進一步藉由8所個案學校的特別報導,深究高等教育對創意經濟人才的培育作法,八所案例學校表現模式如下:
不只是英國,美國在同時期對跨領域設計教育(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education)橫串各學科的概念也行之多年,亞洲方面則是這兩年在中國、韓國才有比較明顯的動態出現,例如在中國2010-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設計是繼英文和計算機科學之後最受學生歡迎的學科;南韓首爾首長Oh Se-hoon即以「設計萬能」(Design is everything) 宣誓成為設計之都,不僅從8所大學通力合作,將設計融合於教育規畫多類學程,並從推動韓國設計產業中設計戰略和政策的制定、設計培訓和交流的開展、設計提升和推廣工作的韓國設計振興院(Korea Institute of Design
Promotion,KIDP)撥款教學、學習補助計畫,也鼓勵企業進入大學,例如Samsung就提供 Samsung Art and Design Institute (SADI),大約有近三成的研究生就是在該公司擔任員工一年。在歐洲此風潮則見於芬蘭,該國在2010年1月將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 , TAIK)、赫爾辛基科技大學(the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KK) and赫爾辛基經濟學院( the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 ,HSE)三校合併創建Aalto University就是要迎合此趨勢,該校即提供國際設計商業管理學程(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Business Management programme , IDBM)碩士學位,目前學員來自世界各國,亦有成立設計工坊(the Design Factory)的點子,如在2010年5月在上海成立的the Aalto Tongji Design Factory,就是要助進知識與實作面上的學習。
綜觀各國高等教育於創意經濟人才的培育模式,顯示出「設計人才」必須著重與消費需求端結合,並結合實務需求,方能使產品脫穎而出、企業競爭獲利,未來可援引作為我國跨領域合作與人才培育模式參考。
參考資料:
1.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Network.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education in the UK ,英國設計學會:
http://www.designcouncil.org.uk/publications/Multi-disciplinary-design-education-in-the-UK/
2.Cox Review of Creativity in Business.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http://www.hm-treasury.gov.uk/independent_reviews/cox_review/coxreview_index.cfm
3.Creativity, Desig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http://www.dti.gov.uk/files/file13654.pdf
資料整理:工研院產業學院 張玉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20.67.59
推
12/01 03:09, , 1F
12/01 03:09, 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