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會] 104-2 第一堂例會:白色恐怖下的原住民

看板Absoundtrack作者 (紗衣)時間8年前 (2016/03/14 22:1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6.3.10 白色恐怖下的原住民 與會人員:芳芳、貿奇、怡慈、羽渢、義傑、 傑美、念主、紀舜、Tana、潘霈、biru、kagi、世豪、思夷、子齊、lamed、kacaw、 walis neyung、邱家豪 芳:今天的主題是白色恐怖下的原住民,之前我們才剛剛過完228,那天我有去參加共生音 樂節的活動,有很多不同言論與立場的團體參加擺攤,但我發現以原住民立場發聲的的團 體很少,只有原青陣,身為原住民社團我們應該要來討論228下的原住民事件。 甚麼是228與白色恐怖?1949年國民黨撤退到台灣,1948中華民國參與了韓戰,戰後為了整 頓內部,實施了黨國體制,以整肅異己的方式執政,也就是白色恐怖的由來,而白色的名 稱來自法國大革命的波旁王朝。 228事件代表的是228當天發生的事情,以及之後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所發生的各種軍民衝 突,而白色恐怖則是之後長期的高壓政治所引起的社會緊繃與言論壓迫。 看台灣吧228影片。 接下來來說當時的原住民知識份子。 高一生是當時吳鳳鄉(阿里山鄉)的鄉長,曾經帶領民軍包圍機場,當時他曾提出原住民自 治的理念。 樂信瓦但是桃園角板山的泰雅族,事件當時曾經勸阻族人貿然起事,後曾參選議員,但最 後被政府以貪汙之名槍決。 我們先來看高一生的影片。 大家看完有沒有什麼感想?剛剛大致介紹了他的故事,當時被槍決後親屬也不太敢辦葬禮 與儀式,對親屬來說是很大的傷害。1950年被縣政府以開會為由被抓去,之後以組織叛亂 團體以及貪汙被槍決。 而今天第二個重點是”轉型正義”在台灣每到了228就會提起轉型正義地議題,而轉型正 義所代表的是因為政府對人民的迫害,透過各種方式去彌補過去的錯誤。有三個目標,第 一是對受到政治迫害的人必須給予正義,對從事的人以道德方式給予處置,及對歷史事件 給予正確的觀點與解釋,有各種方式,如審判,紀念,賠償,調查真相,沒收財產,回復 名譽等等。 轉型正義傳入台灣不久,在國外其概念的落實才比較有扎根,如德國對於二戰的奧許維茲 審判,還有許多紀念碑紀念館等等,另外在祕魯有真相調查委員會,或是西班牙的歷史記 憶法,譴責獨裁的政權,南非,東帝汶,南韓等等都有轉型正義相關的措施。 而在台灣,對於228與白色恐怖的轉型正義的措施,如執政者對於受迫害者的道歉等等, 但是調查當時的事件是有困難性的,資料難收集,案件過多,期間難限定等等,都使得台 灣的轉型正措施執行困難。 高一生在日本人時期算是蠻有權力的人,跟中央爭取金費建設,因為當時衛生已經良好, 人數增加,所以需要地方,爭取地方開墾,像是新美農場事件,當時有跟政府爭取金費, 而政府以這個當作貪污罪治他罪。 湯守仁也是知識份子,當時被抓去時,他們有好幾個人是憶起被抓去,現在族裡面的風氣 沒有像影片裏面的風氣那麼嚴肅,當然當時沒有人敢講,高一生有一個孩子是神父,他們 現在才比較敢講說自己是誰,和當時的故事。高慧君是高一生的孫女。 討論: 1. 現在台灣的政策,活動,算是實踐轉型正義?舉例看看吧你覺得這些政策是好還是不好 ? 潘霈:剛才怡慈有舉例景美人權園區是對之前的政治犯的一種轉型正義,但是這些政策淪 為表面與消極,純粹是要應付人民,不如紐西蘭對於原住民實質的道歉,轉型正義除了表 面上的實施,更要加入教育體制當中,成為一個積極的政策,讓人民能了解轉型正義的原 委,以去除對於受壓迫者的偏見與歧視。 念主:剛剛有討論到原住民的考試加分,以及地名路名的改名,如凱達格蘭,自由廣場, 但有可能如此的轉型正義政策淪落於政治籌碼。 2. 剛剛那些政策可能會有什麼負面影響?台灣還可以做到怎麼樣的轉型正義政策? 差別平 等(優惠性差別待遇)可能帶來怎麼樣的影響?若是負面影響該如何導正? 傑美:加分政策是否一個逆向的歧視?若只壤我們加分而不從教育的根本去改革的話根本不 會有幫助。而原基法也彷彿是一個政府收買人心的方法,成為政客的支票。 義傑:一連串的道歉,以及還原事情的真相。並且要求政府高層面對這些事件,並非逃避 。像傑美所說,加分政策是否一個逆向的歧視。而教育是一種可以導正全民意識的管道。 最後我們認為轉型正義是一種無法100%完成的工作。 思夷:我想分享原住民土地先佔的問題,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對於原住民擁有保留地的理由 感到無法接受,這也是轉型正義需要做到的部分。 3. 為甚麼轉型正義那麼重要?為甚麼要有轉型正義? 怡慈:轉型正義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掘真相,知道過去的事情才能藉往知來,在之後發生 相關的情況才能不重蹈覆轍。 羽渢:每個被傷害的人都想要得到道歉,不管是人或是族群。 潘霈:我剛剛想到,不要把我們和他者分得太多,而是去一起面對,一起尋找共同生活的 方法。 傑美:釐清之間的紛爭與差異,透過一次的機會互相磨合與導正。 念主:預防類似的情形發生。 子齊:這種誤會會一代傳一代,所以才需要各種的紀念方式來導正。 紀舜:為甚麼前人發生的事情要我們後人來承擔? Kagi:我覺得要不要補償,怎麼補償是可以討論的,但我想問的是為什麼要現在 的政府來處理這件事情,我認為就像潘霈講的,因為這些傷痛都還在,需要現在的政府來 處理,大家共同接受,處理,之後一起好好生活,而非忘記它們。 Tana:芳你自己有什麼想法? 芳:我上東亞現代史,老師說誰在寫歷史誰就在創造歷史,歷史有許多面向,我覺得我們 應該多了解歷史的真相,學歷史是在學習怎麼思考問題,同一個同一事件會有很多不同的 評價。網路上有滿多資料的,我也感受到這件事情還沒結束,轉型正義是非常需要被實踐 的事情,但轉型正義現在是否常常淪為政治上的口號與呼籲?重點是大家要帶著傷痛往前 走。 Biru:那轉型正義到底要持續多久?之前日本的慰安婦問題一直持續到現在。 芳:我覺得可能是等到原諒的那天吧。 眾人紛紛…… Biru:那這樣會不會有原罪的問題? Tana:感覺也不會永遠,這畢竟是群體之間的問題。 眾人紛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49.1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bsoundtrack/M.1457964846.A.FF1.html

02/14 13:59, , 1F
02/14 13:59, 1F
文章代碼(AID): #1MviSk_n (Absound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