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台唯一「拍刺」紋身師Cudjuy Patjidres,找回原住民文化初衷

看板Aboriginal作者 (花)時間5年前 (2019/03/12 12:1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全台唯一「拍刺」紋身師Cudjuy Patjidres,找回原住民文化初衷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figure_19031116532556286 來源:太報 他是Cudjuy Patjidres,平常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的工友,漢名宋海華,學生都叫他 「華哥」,但他的另一個身分,是全台灣唯一的拍刺紋身師。拍刺不同於機械紋身,而是 透過敲打的方式,讓墨水從紋身針進入皮膚,耗時又費力,卻是南島語族的重要傳統文化 。 不過台灣原住民在日治時代被打壓,禁止紋身,又受基督教、國民政府遷台等影響,使拍 刺技術漸漸失傳。經歷幾十年的斷層,才由Cudjuy復興傳統,找回排灣族紋身的驕傲。 ________________ 【參與南島語族盛會,初見夏威夷拍刺受震撼】 Cudjuy原本使用機械刺青,但在2015年,他因緣際會到紐西蘭參與南島語族紋身年會,看 到夏威夷紋身大師Keone Nunes示範拍刺與工具製作,「喀!喀!喀!」有力的聲響貫穿 全場,他深受震撼,就在旁邊盤坐觀摩了好幾個小時。 回台灣後,Cudjuy就決定要投入拍刺,反覆看著網路上的相關影片,再翻查台灣過去的文 獻,自己製作工具、揣摩技巧。不過他感嘆,台灣的文獻書籍多半紀載的是紋身圖樣、儀 式以及被紋身者,幾乎沒有將紋身師的工作過程、技術、工具等記錄下來。Cudjuy只好一 有機會,就請教南太平洋國家的拍刺紋身師,互相交流、學習,一開始用豬皮練習,後來 從親朋好友「下手」,自學了兩年,他才漸漸能自信地說自己是拍刺師。 傳統拍刺文化在夏威夷、薩摩亞、大溪地、菲律賓等許多南洋國家都被傳承下來,而台灣 身為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排灣、泰雅、賽德克、卑南、魯凱、賽夏、太魯閣等原住民族也 曾盛行紋身文化,卻因日治時期禁止紋身,成為殖民政治下的犧牲者,大大的文化斷層讓 拍刺在台灣這座島上消失。 Cudjuy分享和薩摩亞、紐西蘭紋身師交流時,對方一聽到他來自台灣,就興奮地喊:「 Taiwan! Our mother!」,令他感觸良多,其他國家的南島語族都很清楚族群的文化、語 言的母親是台灣,然而真正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卻不一定有這樣的認知。 __________________ 【紋身象徵社會地位,百步蛇、太陽、人形紋展示信仰】 紋身曾經是排灣族用以區別社會階級的方式,由上至下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不 同階級有不同的圖紋排列方式,越高層級則圖樣越複雜。Cudjuy解釋,過去各頭目會聚在 一起商討部落大事,天氣熱就會赤裸上身,這時就彷彿紋身秀,身上的圖紋越精美、複雜 ,就越能彰顯自己的氣勢。 Cudjuy早年進行田野調查時,曾聽長輩聊起代代相傳的奇聞軼事,曾經有頭目因為身上紋 身太漂亮,招來嫉妒而慘被殺害,並剝下人皮掛在家裡裝飾。也有因為怕痛而逃避紋身的 ,躲進山裡又被抓回去,綁起來進行紋身。 排灣族身上的傳統圖紋,多半是百步蛇、太陽及人形紋,各階級有不同的圖紋排列方式。 百步蛇和太陽是排灣族的守護神,有守護、祝福之意,而蛇紋有時象徵頭目掌管山川土地 ,一格一格的代表田地、波形代表河川。人形紋多半為頭目家族專屬,有管理百姓之意。 「通常被我紋身的人,他們一定要先去認識自己。」 Cudjuy說,必須經過他的嚴格審核才能刺傳統圖紋,若「跨級」紋身,在部落裡容易遭人 詬病。他的工作SOP是:先面談確認對方是否有事先做功課,再親自到家裡拜訪確認身分 ,「如果是頭目一看就知道,家裡會有很多飾品。」和家人討論好圖樣後,紋身當天進行 祝福儀式,開始紋身。然而若為創作圖紋,或是傳統圖紋的變形設計,則不受規範。 __________________ 【傳統紋身禁忌,Cudjuy親身經歷:很玄!】 在排灣族傳統中,紋身是一件家族大事,整個家族的人都會在現場陪伴、守候。在紋身前 必須進行祈福儀式,彷彿慶典般,透過唱歌、跳舞來祈求順利,紋身結束後會再進行慶祝 派對,殺豬奉上佳餚,全家人共同享受這場盛宴。 不過紋身過程中也得避免觸犯禁忌: 一、 女性紋身時,丈夫須迴避,不能共處該室 二、 懷孕女性不可靠近 三、 女性月事來,不可在紋身現場 四、 現場有人放屁、打噴嚏,要立即停工 Cudjuy說,不論是否使用拍刺,排灣族在紋身時都不能輕忽禁忌。他早年使用刺青機替人 紋身,某次過程中機器突然不穩定,一問才知道,一位月事來的女孩剛走進現場。「我碰 到好幾次,只要機器不對勁就停工、休息,然後問其他人,再跟祖靈道歉。」 ___________________ 【認識自己的族群,共同創造未來】 身為目前台灣唯一的拍刺紋身師,Cudjuy彷彿獨自扛著文化傳承的重擔,他希望各個族群 都能意識到保存紋身傳統的重要性,「很希望對紋身有興趣的年輕人來找我,我都很願意 教他們,一直只有我一個人會很累。」他看著身旁就讀清大藝術所的學徒,憂心地說。 Cudjuy說,有些年輕人在身上刺圖騰卻忽略其文化意義,別人問起背後意涵答不出來,或 是圖紋與身分不符。他眉頭深鎖,對原住民族群喊話,每個人都必須好好認識圖紋的形式 與發展,了解過去、了解現在,並且規劃台灣原住民紋身文化的未來。 「不是只有照片、文字,我們要真正去執行,才能將原本的文化一直傳承下去。」Cudjuy 面色凝重地說。 出處:https://goo.gl/xPi56Y 原文有照片和影片可以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141.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boriginal/M.1552363902.A.09A.html

07/23 01:05, 4年前 , 1F
07/23 01:05, 1F

11/28 20:18, 4年前 , 2F
推推推
11/28 20:18, 2F
文章代碼(AID): #1SXp5-2Q (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