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十月:追念賽德克巴萊的出草遺族

看板Aboriginal作者 (培利)時間12年前 (2011/10/06 15:02),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你們怎麼能夠買賣天空、土地的溫柔、羚羊的奔馳……?」日據時代當太陽旗四處飛揚 高歌日皇萬歲,霧社照例舉行北白川宮能久社祭,聯合運動會開幕之時,由霧社群馬赫坡 社頭目莫那·魯道率先發難,掀起一場絕望的反抗。一百三十四條日人性命,卻帶來五千 日軍討伐三百霧社壯士的歷史事蹟,蜂起五十天後,起義的部落婦女集體自殺,最後一批 賽德克戰士痛飲勸降的清酒,直奔祖靈森林上吊殉死,這群抗日烈士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武 士殉道精神,卻是日本殖民史上的極大恥辱。 「……霧社事件次年,關東軍在滿州挑起滿州事件,日本並沒有從莫那魯道的霧社事件學 到教訓,一腳踏入長達十五年之久的侵略戰爭泥濘中。」拍攝霧社事件紀錄片的日籍作家 柳本通彥,在追尋莫那魯道身影的旅程中記載。 被迫遷往川中島的餘生者是當時台灣原住民的集體縮影,1931年布農族和阿雷接受日本招 降,象徵了台灣原住民與日軍近四十年漫長戰鬥的休止。「常常在那些飲酒的臉孔中,看 見整整一百年的悲劇。」原住民學者孫大川曾道。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動員了這批「赤足奔跑險山叢林,又能深夜以肉眼視」的高 砂青年,在「出征乃最高榮譽,如挺身陣亡,為人父母者應更感欣慰」的國家言辭之下, 八千名原住民子弟遠赴未知的戰地……… 擷自《赤日炎炎》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subject/2005/sun.htm 內容詳見「文明的他者 殖民主義下的台灣原住民」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37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44.229

10/06 17:28, , 1F
可不可以不要再引用西雅圖酋長那段了.......
10/06 17:28, 1F

10/06 17:28, , 2F
台灣原住民有講過類似的話語的,令人感動的,也很多呀~
10/06 17:28, 2F

10/06 18:13, , 3F
西雅圖酋長的演說應是後人創作的矯情之作
10/06 18:13, 3F

10/06 18:15, , 5F
而這個版本更是誇張 還"羚羊的奔馳"咧...
10/06 18:15, 5F

10/07 15:49, , 6F
美州哪時有羚羊…
10/07 15:49, 6F
文章代碼(AID): #1EZL9ha8 (Ab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