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台啤的進攻 Game 3

看板A-San_No_4作者 (quatre)時間16年前 (2008/04/23 23: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錄自 徐武雄老師部落格 『台啤進攻』 事實上,第三戰的輸贏關鍵在於,阿三設定的對持(運)球掩護(on ball screen) 掩護走位(pick and roll)、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這二個主要戰術; 從陳世念利用隊友(多數是岱豪)掩護時,以運球急停再走,或者中距離急停跳投, 包括以此戰術運球切入後,裕隆隊的有球邊幫忙防守進而製造出來的外圍空檔, 讀者不難理解,這個戰術在NBA有效之外,在SBL也很管用。 阿三用的掩護切出則是人盡其材、因材施教的規劃, 他是充分利用何守正的長距離3分線能力,以及何守正掩護後切出到3分線圈頂區, 接球下球過人的這二種能力。 從一個看似簡單的對持(運)球掩護戰術,因為控球者的能力(運球急停後再啟動加速度上籃 與中距離投籃,以及傳導球等三種能力)、設立掩護者能力的不同(岱豪的移位接球攻擊籃 框、守正的3分線等),而讓球員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此處,我從籃球教練角度思考的是 :假如不是楊敬敏的外線發揮,台啤可以這樣拉開雙方的差距嗎? 利用何守正的掩護搭配林志傑的深切(deep cut)與捲曲切(curl cut), 然後製造出來志傑的接球跳投、接球後利用防守者趨前貼身(close out)下球過人, 是當天使用頻率次高的戰術之一;那麼,從這裡戰術你不難發現,因為志傑的中長距離外 線表現不佳,這戰術特色也就相形失色了。除此之外,這戰術也因為這個限制落得只剩下 ,志傑的接球利用爆發力下球過人而已;可是,在楊哲宜的老練防守技巧情況下,志傑的 發揮就相當有限了。 在弱邊(weak side)腰位(middle post)利用堆積(stack)雙擋(cones)的戰術, 包括在高位以1-4站位利用淺切(shallow cut)的戰術,是當天台啤也用的相當多的另外二 大戰術之一;現在問題是,當裕隆隊的防守都退守在禁區,讓禁區呈現壅塞情況,而剛好 ,台啤的外線又一度失靈,這些戰術推行就有氣無力了。所以,當天裕隆隊教練李雲光, 看楊敬敏的外線突然像似燒了好多香;這樣要做好防守,恐怕就力不從心、力有未逮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45.90
文章代碼(AID): #183rZjgZ (A-San_No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