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我可以永遠唱《聽海》,但這有意思嗎(組圖)

看板A-MEI作者 (狠角色)時間9年前 (2015/05/29 09:43), 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5/0529/02/29603409.shtml 張惠妹 我可以永遠唱《聽海》,但這有意思嗎(組圖) 來源:新京報| 2015-05-29 02:43:02| 作者:古珺姝 “大家常講的烏托邦(UTOPIA),多半指的是英格蘭社會學家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在1516年所寫的《烏托邦》。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島上的國家擁有完 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在這個國度中,只有幾條法律規定,沒有逞兇好鬥的人,沒 有階級差異,也沒有族群的隔閡,人們用認真的工作來獲得安樂平和的生活,他們以包容 的心來迎接每個不一樣。”《UTOPIA》巡演場刊以這個百科詞條開頭,使得我們對張惠妹 用音樂構建的“烏托邦”產生好奇。推翻,再推翻,經歷六年的磨合,張惠妹再次放出自 己的“音樂分身”阿密特,新專輯《AMIT2》隨之暴露於天下,“烏托邦”巡演的大門也 道道開啟。歌迷從聽覺上認識張惠妹這麼多年,她的精神世界發生了哪些微妙的變化,她 心中的那片烏托邦更接近柏拉圖的“理想國”,還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除了阿密特自 己以及經紀人陳鎮川的解讀,或許《偏執面》專輯最後一首歌《前進烏托邦》可以給出答 案:“生活況味越簡單越美,先跟煩惱背對背,擁抱無罪遊戲不累,有愛什麼都對。”   面對爭議   怎麼解讀是你們的問題,我從不在意   新京報:從《AMIT》到《AMIT2》,阿密特讓歌迷等了六年。為什麼會這麼久?   張惠妹:我做音樂都不太會管時間,最重要的是歌對不對,狀況對不對,要表達的東 西,我必須確定有十足的把握。時間過得很快,這六年中間,我們不斷地在收阿密特的歌 ,並沒有停。只是收了一些,突然覺得它們還不能夠代表這個身份。我不斷地在推翻,推 翻,所以時間也就一直慢慢地往後推。倒是張惠妹的歌收得比較順利,因此先有了《偏執 面》。   新京報:所以《AMIT2》是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醞釀過程?   張惠妹:我聽音樂的感覺是隨著時間在改變的,如果拿出三年前收的歌曲,會發現跟 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要探討的事情跟議題也完全不同。所以在這兩年,我們收到了感覺 很對的歌,也覺得是最適合我這個階段的狀態。這張專輯,每一首歌都有我想表達的一些 東西。我不太會去束縛自己,規避一些議題。因為阿密特,從出現的那一瞬間就是一個實 驗性性質的品牌。想要唱比較安全的作品,大家更能夠接受的歌,還是交給張惠妹那個品 牌吧,在那個地方可以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阿密特的品牌下,我必須要去做一些很大的改 變,這十首歌我做到了自己的極致。對的時間點,對的人,對的樣子,所以那就來吧。剩 下的就讓聽歌的人去想,去給出自己的答案。   新京報:回頭看2009年那一張《AMIT》,它不僅曾在第21屆臺灣金曲獎上贏得了最佳 國語專輯、最佳年度歌曲、最佳女歌手等六項大獎的肯定,再聽亦是一種經典。在這種期 待下《AMIT2》出現時,視覺上衝擊很大,歌詞也非常犀利,引發了一些爭議。想聽聽阿 密特的這次突破是怎麼產生的?   張惠妹:大家都知道,我很不喜歡去做這樣的事,如果我有意要做有爭議點的東西, 可能在這十幾二十年,每一次都會去做。所以《AMIT2》的這些爭議點並非是我要去做的 一些預設的立場,那不是我的本意。我們當初在收歌的時候,它們完全不是現在長成的這 個樣子。先有了曲子,我們才去研究歌詞,去想要表達什麼。錄製完歌曲之後,才會有視 覺。視覺的部分,我們也經過了多次的討論,怎麼樣可以去表達我所要說的一些話,磨合 了許多。這個部分對於導演,以及參與視覺工程的人員來講,他們花了時間,這一切都是 自然形成的。其實,當視覺畫面出來之後,說實在的,我自己看了也會覺得是不是太驚悚 。但是它剛好可以呈現,我每首歌都有我想要表達的東西。   新京報:所以面對已有的爭議,你是怎麼看待的?   張惠妹:我其實完全不會去在意那些。因為這些成品,都是經過我們全部人的討論, 覺得它是對的,最後才出現在大家面前。不管音樂也好,電影也好,我覺得你絕對不能夠 、也沒辦法讓十個人裡每一個都喜歡。十個人裡,出現喜歡與不喜歡的衝突,他們討論的 點是什麼,這個是我比較有興趣的。因為音樂是很自我的,這六年期間,我所有想說、想 看、想表達的,都在這張專輯裡面。如果大家用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的方式去解讀它, 我覺得那個是你們的自由,我不會有任何的擔心,或者是不開心,我覺得很好,非常好。   不唱金曲   重複自我容易,但這對不起自己   新京報:這一次“烏托邦”巡演的歌單有點特別,我們可以預期的金曲被折疊,這種 想法是怎麼成立並且實現的?   張惠妹:這應該是個性使然。就這次的演唱會,我們前期做了兩三年。大家在討論的 時候,我們一起工作的團隊都覺得之前“Ameizing”那一輪巡演是非常成功的,用那些歌 曲,張惠妹的,作為一個十五周年的總結,所有人都很喜歡。然後,當我們在討論這次烏 托邦演唱會的時候,我們的模式完全跟“Ameizing”一樣,我就覺得不太對,對我來說沒 有任何的挑戰性。我真的可以永遠唱《聽海》《剪愛》,我相信我的歌迷,在經過每一次 不同的編曲,不同的視覺呈現,他們都會接受。只是對我來說,這個挑戰不夠。所以我儘 量說服我旁邊的工作人員,我們把歌曲全部排出來,我就拿筆開始劃。劃後,他們說“這 位小姐,你把所有可以唱的歌全部都劃掉了,那你要唱什麼?”我說我真的很希望可以有 一個能挑戰自己,也可以挑戰歌迷極限的演唱會。因為演唱會不是天天都有,要準備一個 演唱會,也許要三年、四年、五年。如果我一直在重複做自己,當然非常有把握,輕而易 舉,但我會覺得對不起我自己。還好工作夥伴體諒我,他們絞盡腦汁,幫我開出一個歌單 ,把它拼湊成一個所謂挑戰我歌迷的演唱會。之前臺北的十場,其實是我最忐忑不安的十 場,是我從來沒有過的表演方式。大多數演唱會,都是順理成章,先從輕快,到慢慢堆積 ,到熱情,最後到“辣”,這是一個略常規的路線。那,我就把它推翻。我剛開始就下重 的,一個半小時的阿密特演唱會,我把所有的新歌都放在裡面。他們也曾對我講,“你自 己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樣子的演唱會,現場的歌迷如果不買單,就必須要有心理調整”。 我覺得這是我的挑戰,而且我對歌迷也很有信心,他們應該會覺得非常的新鮮。所以那十 場之前,我是很忐忑的,但是第一、第二、第三首唱完後,我信心就開始來了。第八場的 時候險些到了極限,以為沒辦法完成十場,但還是撐過來,我在後臺給自己掌聲。   《怪胎秀》   《怪胎秀》這首歌錄音的過程很過癮。編曲、和聲、各種磨合,也唱得很HIGH。錄了 很多次,每一次都不一樣,也在不斷地超越預先設定的高點。而它也是第一個被大家所討 論的。其實我們根本不是在討論它有多怪異,或者是說馬戲團有多厲害,我們只想表達的 是“很多時候人在看別人的時候都是用一些很沉靜、有意見的眼光去看,但是從沒有想過 別人怎麼看你,或者其實你也是那種人”。所以,我們希望大家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也 會有一些醒思,我們怎麼看待他人,也許人家就是這樣看我們的。所以很多時候,在斟酌 你所謂同意跟不同意的時候,你必須稍微留點情面。   《戰之祭》   老鷹在我們卑南族的認知裡是正面的,力量的象徵。這個圖騰與阿密特這一次想傳遞 的東西是一致的。在錄音時進行到《戰之祭》,我好像被一種巨大的力量覆蓋,甚至拉動 極限,飆出了自己極限之外的高音。後來視覺上,導演比爾賈把我包裝成鷹之女神。拍攝 過程中,他一度捕捉到我鷹一般的眼神,甚至興奮地喊出“我抓到了!阿密特!我抓到了 !”。我自己看到時也是熱淚盈眶,很開心我終於可以做到這一步。   自述   A-mei &Amit   A-mei 聽到她會有共鳴,適合療傷   Amit 她是陰暗面的我,甚具爭議   對於張惠妹,大家認識我已經快二十年了。我出道時十八歲,大家對阿妹這個身份已 經有了一個很既定、鮮明的印象。阿妹是最適合唱情歌的,她是最適合療傷的,她是最適 合唱一些性感、輕快的舞曲的。總之她傳遞出來的東西是正面的,療傷的,聽到會有共鳴 的,當然這也是我自己生活裡的個性。而阿密特音樂的部分,我一直說它是實驗性質的。 音樂是可以玩出不同的東西的,只是說你在玩不同東西的時候,有沒有辦法去造出另一面 ,這個也可以是你自己。而不是現在流行什麼,我就去假裝是她,那就不成立了。阿密特 ,對我來說是不一樣的,她屬於我比較陰暗的另一面,也是我,只是不輕易表現出來。只 有在最私密,我心情最低落、發生起伏的時候,阿密特才會出現。她可能是大膽的、直接 的、前衛的,甚至有爭議的,但我希望可以用這個身份,沒有任何束縛地去表達。   在舞臺上表演,張惠妹與阿密特,我並沒有刻意要去分開她們。只是當音樂前奏起來 時,阿密特的音樂一出現,歌詞一跟進,我就會自然地進入到那個角色。所以我覺得很巧 妙,也很高興,我可以盡情地在舞臺上享受這個轉換式的表演,而不是虛假的,去扮演。 兩種都是真實的,很過癮。—張惠妹   我看她   她是一頭安靜的獅子   身為她的經紀人,常常都在驕傲和煎熬中度過。她想做的,能做到的實在太多,我們 所有的團隊時時刻刻都繃緊神經地跟緊這位女王的步伐,就希望可以把她的想法實現到讓 她儘量滿意。她的話不多,她從來不斥責團隊的任何一個人,她就像一頭安靜的獅子,總 是靜靜地喝著她的黑咖啡聽著大家的想法。感覺對了,她會興奮地尖叫:我要我要這個! 但她一旦安靜,嘴唇閉得緊緊的,大家也就收到她的訊息,乖乖地把資料收一收,回去挑 燈夜戰,打掉重練。即便她一句話都沒說。   我很難跟大家形容私底下的張惠妹有多安靜,有多內斂,跟舞臺上的她根本不是同一 個人。我常告訴工作人員,她在舞臺上把她的愛和能量全部都掏空了,所以私底下常常顯 得沉靜,甚至安靜到讓人害怕。其實,烏托邦這個靈感是她給我的,因為每當她一上臺, 她就會活出另外一個自己,是我看到和私底下相較最快樂的張惠妹;不管任何場子,所有 人就是會被她的音樂帶入一個超脫的世界,我常常在台邊往台下看,永遠會看到那個讓人 不可思議的畫面:幾萬人一起哭,幾萬人一起呐喊,幾萬人一起牽手,幾萬人一起HIGH到 披頭散髮……我覺得烏托邦就是張惠妹創立的國度,是她編織的夢境,是她為大家牽連的 親密,是她聲嘶力竭傳達的愛。是張惠妹獨一無二,無形卻存在的樂土。 —陳鎮川(摘 自《UTOPIA》巡演臺北站場刊)   采寫/新京報記者 古珺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17.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MEI/M.1432863796.A.51F.html

05/29 11:02, , 1F
推!!!
05/29 11:02, 1F

05/29 11:23, , 2F
內文 : 認識阿妹快二十年 出道時十八歲.....
05/29 11:23, 2F

05/29 11:24, , 3F
阿妹是不是在意年齡啊?? 十八歲上五燈獎沒錯
05/29 11:24, 3F

05/29 11:25, , 4F
但是前一句的快二十年 ,是從發片開始算的
05/29 11:25, 4F

05/29 12:18, , 5F
女人對年紀還是很在意的
05/29 12:18, 5F

05/29 13:16, , 6F
推好文
05/29 13:16, 6F

05/29 13:48, , 7F
推不斷挑戰的阿妹
05/29 13:48, 7F

05/29 14:09, , 8F
推!佩服妹的精神
05/29 14:09, 8F

05/29 14:50, , 9F
看到18歲,下文就全部滑掉沒仔細看了....
05/29 14:50, 9F

05/29 23:43, , 10F
阿妹的18歲應該是下意識覺得他在五燈獎就出現在螢光幕
05/29 23:43, 10F

05/29 23:43, , 11F
然後說二十年應該是因為之前AMEIZING是十五週年
05/29 23:43, 11F
文章代碼(AID): #1LPyGqKV (A-MEI)